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育秧阶段病虫草防治技术 水稻

水稻育秧阶段病虫草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秧田期是水稻多种病虫草发生的过渡期,防治好秧田病虫草,是压基数、断桥梁、控制大田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

水稻育秧期病虫草的防治重点仍然是全程防控灰飞虱,兼治其它病虫草。据5月15-16日调查,我县麦田灰飞虱的亩虫量平均达9.86万头,虫量最高麦田达32.4万头,高于上年同期的6.05万头。据5月16日灰飞虱虫龄分析,当时2龄占21.2%、3龄占44.7%、4龄占28.2%、5龄占4.7%、成虫占1.2%,其发育进度比去年早7天左右。

因此,今年我县水稻秧田灰飞虱不仅虫源基数大,而且迁入期明显提早。预计今年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盛期可能出现在5月25-31日,水稻秧田的虫量高峰期将早于上年。

为及时有效地防治好水稻秧田期的病虫草害,具体可掌握以下几点:

⑴抓住两个时期。就是水稻秧苗的揭膜露青期和移栽前1-2天,该两个关键时期均要及时用药护苗。

⑵把握一个标准。就是在揭膜后至移栽前,当亩虫量达3万头以上时,要及时进行补充用药。采用防虫网覆盖的,可仅在揭膜后和移栽前揭网练苗时进行两次用药。

⑶用准几种药剂。防治灰飞虱,可亩用50%稻丰散EC80-100g,或25吡蚜酮WP(SC)20-25g,或24%吡虫.异丙威WP60-80g,以上几种药剂可进行交替使用;其中,揭膜露青期用药时,在防治灰飞虱的药剂中,同时亩加入40%甲枯.多菌灵(苗病敌)WP125g,或40%甲双.福美双(秧苗青)WP400g,对水稀释后均匀喷雾。在育秧期间,有苗瘟发生时,可亩用75%三环唑WP25-30g喷雾防治。

⑷掌握用药方法。

一要均匀用药。一方面要不漏喷,另一方面也要不重喷,尤其是在使用药剂浓度过高时,更要防止药害现象。

二要统一用药。要连片集中用药,尽量避免插花式用药;凡集中育秧的,提倡专人统一用药;零星育秧的,也要尽量统一时间用药;在进行秧田用药的同时,要对秧田四周边带处的灰飞虱桥梁植物一并用药。

三要安全用药。近桑园和蚕室的秧田,在用药时,建议选用吡蚜酮或稻丰散,且要注意风向,不得对桑园、蚕室和蚕具造成污染。

⑸及时拔除杂草稻。在秧田内,发现有杂草稻的,要及时人工拔除。

水稻育秧阶段病虫草防治技术

时间:2013-05-08 来源: 作者:吴定邦

ihi建湖农业网

一、地下害虫防治

旱育秧苗床主要防止蝼蛄、蚯蚓等地下害虫的危害。播种前,每亩苗床用3%毒死蜱颗粒剂3—4公斤(或3%克百威颗粒剂5—6公斤),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在床土中及苗床周围。施药时,药粒要均匀地混入土中,避免种子直接接触药剂而产生药害。

二、药剂浸种

药剂浸种是有效控制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病害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减轻水稻幼苗期灰飞虱、稻蓟马等害虫的发生,降低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程度。浸种用25%使百克(咪鲜胺)乳油2毫升或16%恶线清(咪鲜胺·杀螟丹)10克加10%压缩机蚜虱净(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对水5公斤浸稻种3—4公斤,浸种60—72小时。(详见建湖植保信息第六期《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三、防除秧田草害

旱育秧:旱育秧床播种覆土后浇足水,待板面耗干无积水,每分苗床用60%水旱宝(噁草·丁草胺)乳油10毫升(种子不催芽),对水4—5公斤均匀喷雾。

水育秧:播种后(种子必须浸种催芽)泥浆踏谷,待板面吹干无积水,每分秧池用30%亮镰(苄嘧·丙草胺)12克,对水3—4公斤均匀喷雾。

四、秧田期病害防治

1、旱育秧防病:主要预防立枯病、青枯病死苗。在苗床揭膜后用15%绿佳宝(噁霉灵)乳油2ml,对水50公斤均匀泼浇,对已发病秧池隔5—7天再用一次药。

2、苗期稻瘟病防治:旱育秧和水育秧,在天气多阴、多雨时,易发生苗稻瘟。如查见零星发病株时,应及时全田喷药防治,亩用75%丰登三环唑30克对水喷雾。

3、病毒病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要选用抗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品种,大力压缩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品种。

(2)推广机插秧和抛秧。迟播短秧龄,可降低灰飞虱传毒感病的机率。

(3)秧池覆盖防虫网。水稻秧池覆盖防虫网能阻隔麦田灰飞虱迁飞到秧苗上传播病毒,可有效减轻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4)秧池防治灰飞虱(详见单独防治意见)

(5)即时收割灭茬,适时落谷移栽。麦收后要立即耕翻,覆灭大量的灰飞虱;根据播栽方式,适期迟播、迟栽,既可减少传毒,又便于在秧田集中防治灰飞虱。

(6)清洁田园,减少过渡寄主。麦子收割前,用41%稼福来(草甘膦)水剂,每亩300毫升防除田外杂草,减少麦收后灰飞虱栖居的过渡寄主。

来源:建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