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冬季家兔安管严防“瘟” 兽医兽药

冬季家兔安管严防“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兔的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最急性病例突然抽搐尖叫几声后死亡,有的嘴内吃着饲料而突然兴奋,撞击笼架,而后卧伏挣扎,四肢划动、尖叫,有时鼻腔内流出红色泡沫或鲜血。  
  2.急性型∶急性病例,大部分出现精神萎靡,卧伏闭眼,食欲废绝,饮水增多,病程一般1-2天死亡,死前表现呼吸急促,兴奋挣扎、狂奔,有的在笼内乱撞,全身颤抖,卧笼尖叫而死,有少数病兔鼻孔流出红色血液,多数肛门松驰,周围有少量淡黄色胶状物污染。  
  二、兔流行新特点  
  1.发病率趋于低龄化∶青年兔和幼兔死亡率各占一半,发病率趋于低龄化,死亡幼兔中40-60日龄的兔占50%以上,这是近几年来发生的新变化,改变了以前兔只发生在青年兔和成年兔当中,而幼兔少发的现象。  
  2.脏器变化不明显:笔者对患兔而死的獭兔进行解剖,有的脏器没有明显的兔特征,特别是急性死亡的患兔,全身脏器没有发现大面积瘀血、出血和水肿的明显特征,尤其是肠道没有大面积出血,而是部分出血或有出血点,多数肺脏和肾脏出血明显,肺部呈红色,水肿,其他脏器没有明显变化。  
  3.注射兔疫苗后仍有兔流行。主要有三个原因∶  
  ①免疫程序一次化∶一些养殖户用传统的免疫方法,即断奶后注射一次一直到出栏,一般兔疫苗注射一次可预防半年。但有专家指出,注射一次兔疫苗到80日龄时,机体已失去应有的作用,不能抵抗兔病毒的感染,所以必须进行二次注射,才能保证兔群的健康生长。  
  ②疫苗质量不合格∶有些生产厂家不按照要求生产,以次充好,甚至有的企业没有农业部的生产许可证就生产,造成注射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③养殖户认识不到位∶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养兔不防疫没有问题,结果当兔发生时后悔莫及。  
  三、预防措施  
  养兔要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时避免在疫区购买,引种后必须隔离观察1个月,并定期做好场地、笼具等的全场消毒,对饲养兔群做好兔疫苗的注射。  
  在饲养中发现有兔病症时,要对全群兔进行疫苗注射。  
  1.推荐兔免疫方法为∶断奶后的幼兔35-40日龄用兔单联苗进行首免,每只颈部皮下注射2毫升,60-65日龄时采用二联苗,进行二次注射1-1.5毫升,以后每隔半年注射一次。  
  2.紧急预防注射∶当兔群中发生兔时,要对未发生病症的同群兔先用抗兔血清紧急接种,24小时内可控制疫情的发展,如果本地没有抗兔血清时,可采用兔单联苗加倍量注射,可有效地控制兔的蔓延,对死兔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3.做好消毒工作∶对发生兔的场地、被污染的笼具、食水槽、环境要严格消毒,消毒药可用3%的火碱,20-30%的漂白粉,2%的福尔马林,3%过氧乙酸,火焰等,如果兔群发生兔严重,可采取全部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