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源、交通方便、地块平整、远离蕉园、菜园的地块作育苗地。
二、温棚搭建
搭建的温棚可分钢架大棚和竹木大棚两种。一般宽度6—8米,长30—40米,棚顶至地面高2.2米左右,棚边至地面高1.2米左右,用8—12厚的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再盖上遮光网,要求遮光率为75%,温棚两头各留一道可开关的门。
三、装营养袋
营养袋可选用12×15厘米、13×17厘米等规格。营养土选择杂质少、保水、透气性好的土壤为好,营养袋要填实装满,然后整齐摆放于墒宽1—1.2米的棚内,并留下50厘米宽的操作便道。
四、组培苗处理
购回香蕉组培袋装生根苗后,应尽快移栽,放置时间过长,易发生污染,降低成活率。首先剪开袋子放入水中,把苗根部培养基洗干净;其次,把洗干净的苗放入800—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20秒钟进行消毒处理,最后把消过毒的香蕉组培苗按大小苗分开放于篮子内备载。
五、移栽
(一)移栽时期。春植苗11月至次年元月上旬育苗,3—4月份出圃,秋植苗6—7月育苗,8—9月出圃。夏季45天可出圃,冬季需60—90天出圃。
(二)栽苗。移栽前三天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移栽前一天必须把营养袋浇透水。移栽时用木棍于营养袋中央插一洞,种下蕉苗,轻轻回土,并稍压实。栽苗深度以盖起小苗基部、不露根、浇水不倒苗为原则,栽苗后浇足定根水,然后封闭大棚。
六、水肥管理
(一)水分。移栽封闭大棚2—3天后看水分情况逐步补充水分,应特别注意的是移栽后一周内空气湿度要保持在95%以上,高温时进行喷雾器喷雾保湿。10天以内,可从叶片直接供水,一般每天至少2次,生根展叶后逐渐降低空气湿度。
(二)施肥。夏天栽苗后3天,冬季栽苗后5天即有80%以上长新根,这时可喷0.2%磷酸二氢钾2—3次,间隔2天喷1次。待长出新叶后,如蕉苗瘦弱,表现缺氮,可用0.2%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喷施,过弱的可用0.1%的复合肥淋施,30天后改用0.3%—0.5%的复合肥(或稀释过的粪尿、猪粪)等淋施,隔5—7天淋1次。
七、温度调节
蕉苗生长最适温度为27℃—31℃,超过35℃以上要适当进行短时间通风降温,但必须配合喷雾保湿,气温低于12℃则停止生长。
八、病虫害防治
九、变异株的识别与剔除。 十、炼苗、出圃。
上一篇: 油菜蚜虫的危害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瓜叶菊上盆后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