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辣椒 > 辣椒缺镁症状表现有何特征?如何防治? 辣椒

辣椒缺镁症状表现有何特征?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般是从下部叶开始发生,在果实膨大盛期靠果实近的叶片先发生。一开始是叶片灰绿,叶脉间淡黄化到变成黄色。黄化先是从叶中部开始,以后慢慢扩展到整个叶片,但有时叶缘仍为绿色。一株辣椒上所结的果实越多缺镁现象越严重。植株矮小,坐果率低。一旦缺镁,光合作用下降,产量低。

辣椒缺镁防治措施

  及时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减轻土壤盐分浓度高对镁吸收的影响;施用硫酸镁等镁肥每亩用量约10~20公斤。对一些酸性土壤最好用镁石灰,每亩用量约50~100公斤;控制氮、钾肥用量。对供镁能力差的土壤,要防止过量的氮肥和钾肥对镁吸收的影响。最好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方式。用1%~2%硫酸镁溶液,在症状激化前喷洒,每隔5~7天喷1次,共喷3~5次。

  施用镁肥

  对于土壤供镁不足造成的缺镁可施镁肥补充,一般用硫酸镁等肥,每667平方米用量约2~4千克(按有效镁计)。对一些酸性土壤最好用镁石灰(白云石烧制的石灰)50~100千克,既供给镁,又可改良土壤酸性。许多化肥如钙镁磷肥都含有较高的镁,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状况因地制宜加以选择。据一些资料报道,磷肥和镁肥配合施用有助于镁的吸收。

  对于根系吸收障碍而引起的缺镁,应采用叶面补镁来矫治。一般可用1%~2%硫酸镁溶液,在症状激化之前喷洒,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5次。也可喷施硝酸镁。

  控制氮、钾肥的用量

  对供镁能力差的土壤,要防止过量的氮肥和钾肥对镁吸收的影响。尤其是大棚蔬菜往往施肥过多,又无雨水的淋洗作用,导致根层养分积累,抑制了镁的吸收。因此,大棚内施氮、钾肥,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施用方式。

一、辣椒缺镁症的症状:一般是从下部叶开始发生,在果实膨大盛期靠果实近的叶片先发生。一开始是叶片灰绿,叶脉间淡黄化到变成黄色。黄化先是从叶中部开始,以后慢慢扩展到整个叶片,但有时叶缘仍为绿色。一株辣椒上所结的果实越多缺镁现象越严重。植株矮小,坐果率低。一旦缺镁,光合作用下降,产量低。

二、辣椒缺镁防治措施 :①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减轻土壤盐分浓度高对镁吸收的影响; ②施用镁肥。施用硫酸镁等镁肥每亩用量约10~20公斤。对一些酸性土壤最好用镁石灰,每亩用量约50~100公斤;③控制氮、钾肥用量。对供镁能力差的土壤,要防止过量的氮肥和钾肥对镁吸收的影响。最好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方式。

辣椒缺镁常始于结果期,叶片沿主脉两侧黄化,逐渐扩展到全叶,仅主脉、侧脉仍保持清晰的绿色。一株辣椒上所结的果实越多,缺镁现象越严重。土壤中含镁量低,过量施用钾肥和铵态氮肥,土温低,多雨或干旱、强光等,都可能引起缺镁。补救措施: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防止过量施用氮肥和钾肥。对于土壤供镁不足造成的缺镁可施镁肥补充,一般用硫酸镁等,每亩用量2-4公斤。对于根系吸收障碍而引起的缺镁,应采用叶面补镁来补救。一般可用1-2%硫酸镁溶液喷洒,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5次。

辣椒缺镁始于结果期,叶片沿主脉两侧黄仇,逐渐扩展到全叶,惟主脉,侧脉保持清晰绿色,防治方法:施用镁肥.对土壤供镁不足造成的缺镁可施镁肥补充,一般酸性土墳最好用镁石灰。

缺镁时,辣椒叶片为灰绿色,叶脉间黄化,基部叶片脱离,植株矮小,坐果少。 缺镁症状出现在靠近果实的叶片上时,生长的初期不发生,果实开始膨大时症状开始出现。果实膨大时,靠近果实的叶片的叶脉间开始发黄。在生长的后期,除叶脉残留绿色外,叶脉间均变黄,严重时,黄化部分变褐,落叶(低地温引起根吸收不良,特别是磷和镁的吸收都不良时,或大量施用含钾多的有机肥时易发生此症)。缺镁与缺锌的症状区别是:缺镁症状不在新叶上发生;缺镁症多在土壤比较酸的情况下发生。缺镁时在顶端新叶上表现的症状为幼叶和新叶呈黄白色,叶脉残留绿色(土壤酸性,多肥、多湿的条件下,容易出现此症)。

辣椒缺镁症的症状

  一般是从下部叶开始发生,在果实膨大盛期靠果实近的叶片先发生。一开始是叶片灰绿,叶脉间淡黄化到变成黄色。黄化先是从叶中部开始,以后慢慢扩展到整个叶片,但有时叶缘仍为绿色。一株辣椒上所结的果实越多缺镁现象越严重。植株矮小,坐果率低。一旦缺镁,光合作用下降,产量低。

辣椒缺镁防治措施

  及时灌溉

  保持土壤湿润,减轻土壤盐分浓度高对镁吸收的影响;施用硫酸镁等镁肥每亩用量约10~20公斤。对一些酸性土壤最好用镁石灰,每亩用量约50~100公斤;控制氮、钾肥用量。对供镁能力差的土壤,要防止过量的氮肥和钾肥对镁吸收的影响。最好采用少量多次施肥方式。用1%~2%硫酸镁溶液,在症状激化前喷洒,每隔5~7天喷1次,共喷3~5次。

  施用镁肥

  对于土壤供镁不足造成的缺镁可施镁肥补充,一般用硫酸镁等肥,每667平方米用量约2~4千克(按有效镁计)。对一些酸性土壤最好用镁石灰(白云石烧制的石灰)50~100千克,既供给镁,又可改良土壤酸性。许多化肥如钙镁磷肥都含有较高的镁,可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状况因地制宜加以选择。据一些资料报道,磷肥和镁肥配合施用有助于镁的吸收。

  对于根系吸收障碍而引起的缺镁,应采用叶面补镁来矫治。一般可用1%~2%硫酸镁溶液,在症状激化之前喷洒,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5次。也可喷施硝酸镁。

  控制氮、钾肥的用量

  对供镁能力差的土壤,要防止过量的氮肥和钾肥对镁吸收的影响。尤其是大棚蔬菜往往施肥过多,又无雨水的淋洗作用,导致根层养分积累,抑制了镁的吸收。因此,大棚内施氮、钾肥,最好采用少量多次的施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