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化学除草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麦

小麦化学除草应注意哪些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①喷药时间必须掌握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小麦拔节后不得继续使用化学除草剂,以防药害发生。

②施药前注意天气变化,施药前2~4天内有强降温时,不宜用药。

③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增减,对一些新的除草剂品种,切不可盲目使用。

④喷雾时要均匀周到,做到不漏喷、不重喷。

⑤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正确的除草剂类型。

除了以上,还要掌握用药时的温度和湿度:除草剂使用时平均气温应在10℃以上,会取得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如苯磺隆等对温度敏感,在低温条件下药后15-20天,甚至30天后才能表现出防治效果。另外,除草剂都应在晴天且气温稍高时用药,一般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为宜。如遇土地干燥喷施除草剂时应加大用水量,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土壤湿度也要很好的把握:抓住麦田浇水时机,及时施药,确保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旱情严重,多数麦田干旱,除草剂如在此时使用应结合浇水后(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

(l)因草施药。麦田杂草有单子叶杂草(如野燕麦等)和双子叶杂草(如播娘蒿、荠菜等),在选用麦田除草剂之前,必须弄清麦田除草剂的类型及麦田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主次,然后因草施药。如果麦田内杂草以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等)为主,可选用野燕枯水剂或可溶性粉剂、骠马等稀释喷雾处理茎叶。如果麦田内杂草多以阔叶杂草为主,应选用杜帮巨星、苯磺隆、2,4-d丁酯、使它隆等喷雾处理茎叶。若麦田杂草为野燕麦和阔叶杂草混生,可将野燕枯与杜帮巨星、2,4-d丁酯混合使用,用药量为各自单用时的规定剂量。

(2)因时施药。各种麦田除草剂施药期不同,一般是从小麦返青至拨节前进行喷药。在可施药的适期范围内,只要气温达到10℃以上,喷药时间越早越好,这时草龄小,抗药性弱,对作物安全性高。但要注意气温回落、寒潮来临时不施药。一般气温越高,植物吸收越快,除草效果越好。如2,4d丁酯在8-32℃时喷施效果好,而燕麦灵在低温(12℃以下)时喷施则对小麦易产生药害。

(3)因地施药。当土壤表层干燥时,会严重影响麦田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在施药时应加大药剂的用水量,确保除草剂的除草效果。由于沙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除草剂容易下渗,这时使用剂量不能过大,以免对下茬作物产生影响。如在沙薄地使用杜帮巨星,最适期是在小麦返青至起身前,并用推荐用药量的下限为宜。有些除草剂在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并且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使用不当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如甲磺隆、绿磺隆、麦草灵及麦草威等只能在稻麦轮作制的麦田和一年一熟制的春麦田使用,若在早茬(后茬作物为玉米、大豆、棉花等)麦田使用,则易产生药害。

(4)掌握正确的喷药方法。在配制除草剂时,先将除草剂原液溶解于定量清水中配成母液,在喷雾器中加入半桶水,再倒入适量母液,最后加入剩余清水,混匀使用。喷洒除草剂时,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达到着药均匀一致。要在无风或微风时喷洒除草剂,以免药液漂移到相邻地块而引起其他作物发生药害。喷药结束后,应注意把喷雾器洗干净,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采用化学除草技术,既要高效杀死杂草,又要保证不伤害小麦,还要考虑不影响下茬作物。

(1)准确选择药剂首先要根据当地主要杂草种类选择对应有效的除草剂;其次是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选择除草剂;再者,还要不定期地交替轮换使用杀草机制和杀草谱不同的除草剂品种,以避免长期单一使用除草剂致使杂草产生耐药性,或优势杂草被控制了,耐药性杂草逐年增多,由次要杂草上升为主要杂草而造成损失。

(2)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一般除草剂都有经过试验后提出的适宜用量和时期,应严格掌握,切不可随意加大药量,或错过有效安全施药期。

(3)注意施药时的气温所有除草剂都是气温较高时施药才有利于药效的充分发挥,但在气温30℃以上时施药,有出现药害的可能性。

(4)保证适宜湿度土壤湿度是影响药效高低的重要因素。苗前施药若土层湿度大,易形成严密的药土封杀层,且杂草种子发芽出土快,因此防效高。生长期土壤墒情好,杂草生长旺盛,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在体内运转而杀死杂草,药效快,防效好。因此,应注意在土壤墒情好时应用化学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