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应激反应,包括离开母猪的环境,尤其是温度的应激以及大肠杆菌等因素。发生泻痢有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有的是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发病既有某一因素,也有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往往是由某一因素的影响而诱发其他因素引起发病。
养殖生产中“断奶”是一关,过好断奶关首要的是过好断奶后第一周这一关。由于对此的治疗效果不稳定,因而多致力于预防,方法综合简介如下:
1、适时断奶从繁殖周期看,断奶越早越好。但在生产中,断奶越早往往发生腹泻较多。根据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验,因为规模化猪场实行全进全出,乳猪在23~25日龄断奶比较适合,如果要提前断奶,在现在的饲养水平下建议不要早于20日龄。
2、早补料从仔猪7日龄开始抓紧早期补料,尽可能早开食,既有利于增重,也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减轻断奶后某些饲料对仔猪消化道的敏感刺激。有资料证明,断奶后第一周的泻痢发生率与断奶前消耗的饲料量成反比。因此,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发生。早期补饲要抓好两个关键。一是饲料的诱食性,二是仔猪补料的配方要全价营养,并容易消化。
3、喂量适当仔猪断奶,仍应喂断奶前的饲料,不宜骤然变更。喂量要适当,切忌过饱。由于此时猪胃容积较小,可以少喂勤添。
4、提高舍温,并保持稳定,刚断奶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一般仔猪体重越小,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并且越要稳定。据报道,断奶后第1周,日温差若超过2℃,仔猪就会发生腹泻和生长不良。试验证明,温度连续波动对仔猪断奶后第一周比随后几周的影响大,发生泻痢明显增加。
仔猪出现腹泻后,治疗不及时或没有对症治疗,就很容易导致仔猪体重减轻,皮肤苍白,饲料利用率低,生长发育受阻,逐步表现为渐进性消瘦,比例一般占3%~4%,到这种程度往往不是一种简单的仔猪腹泻了,而是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这给诊治过程带来了很大困难。 断奶腹泻治疗效果不稳定,治疗用药一是用抗菌药物,二是收敛药物,三是助消化剂。并及时总结经验,变换用药,以提高疗效。
上一篇: 番茄为什么要进行叶面追肥?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叶面追肥?
下一篇: 农用拖拉机有哪些常见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