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如何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 水稻

如何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幼虫1龄末期、田间枯鞘率达5%时,举行药剂防治。防治要领首要有两种,一是喷雾防治法。每公顷用20%三唑磷乳油1500-2000毫升,加水500公斤喷雾,具有触杀、胃毒两种感化。

  也可以每公顷用40%的稻康乳油500-700毫升,对水500倍液全株喷雾。该药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三种功能。二是颗粒剂法。每公顷用5%的杀虫双颗粒剂20-23公斤,直接撒施,不受用具和气候限定,容易操作,使用利便。但上述药剂均应施用2次以上,距离7天施用1次。

二化螟以幼虫蛀茎危害水稻,具有转株危害习性,遇缺水干旱时转株频繁,危害加重。另外,在不同地区发生世代数和发生高峰也不尽一致。所以要注意分类调查,尽可能掌握害虫发生峰次,因地制宜,在害虫大量孵化至3龄前和水稻破口期前后重点防控。

可以选择的药剂有以下几种:(1)25%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或5%杀虫双颗粒剂1~1.5千克拌细干土20千克制成药土撒施;(2)90%杀虫单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对水100公斤泼浇;(3)20%三唑磷乳油100毫升,对水50~75千克喷雾;(4)5%锐劲特胶悬剂30毫升每亩;其他药剂有48%瑞蛙(毒死蜱)乳油、5%卡死克(氟虫脲)可分散剂、15%邦微乳剂、50%勤农乳油、40%新克乳油。用药后需保持3~5厘米浅水层,持续3~5天。用杀虫单、杀虫双防治,残效期短,要适当增加防治次数,尤其发生量大、峰次多时,要隔5~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实践表明,防治白穗每亩次喷药液量不得少于75千克,并要均匀喷布在水稻每个心叶上,从剑叶往下达到淋浴的效果。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轮换用药。同一个生长季节里前期使用锐劲特等药剂,后期则用杀虫双或三唑磷。

防治二化螟最好是在稍早的时间,即水稻的分蘖期喷洒药剂,特别是防治枯心苗和枯鞘。所用药剂是一致的。除了化学方法以外,也要注意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的防治技术。由于这种虫子以4龄以上幼虫在稻桩、稻草中或其他寄主的茎秆内、杂草丛、土缝等处越冬,所以秋天深翻地,春天深水泡田,清除杂草,稻草,消灭越冬虫源也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在化蛹盛期和防治适期加深水层,孕穗后至蜡熟要确保田间有水,迟中稻和晚稻更要注意田间保水,可减少二化螟转株为害。利用成虫具有趋茂密、高大、嫩绿稻株产卵的习性,避免偏施氮肥,配合施用磷、钾肥,适时晒田防止水稻长势过旺可以减少二化螟产卵数量。利用成虫趋光性,在二化螟蛾进入盛发阶段,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成虫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消灭虫卵等措施也都能起到良好的防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