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施用除草剂时机与方法有哪些?请教了!
我们都知道小麦和杂草在不同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对小麦的安全性能也有所不同,各种除草剂性能不同,所以正确掌握好施用时期很重要,尤其是在小麦拔节后至幼穗分化期施药,更应注意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目前,小麦除草剂种类较多,大多数品种都要求在小麦拔节前使用,而在小麦拔节后不宜用药,否则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第一,农户用药要注意用药时机。
在用药时间的选择上易出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农户想等到所有杂草都出齐了再施药。其实这是个误区,就从常理而言,“十月怀胎”那是个定数,该年后出土的不要等到霜冻前的杂草都成“精”了还说厂家的药不行。其次就是土壤墒情的限制,如果6月中下旬以后到9月中下旬,降雨量和降雨次数频发,这就预示着冬前施用麦田除草剂将成为关键时间。相反,如果冬前干旱,那么冬前除草相对来讲就不是特别关键了。
第二,正确使用用药量和用水量。其实这是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还是要做强调的。一是农户都有用药惯性,比如为了保证杀虫剂、杀菌剂的效果要在技术推荐范围外多加好多剂量的制剂,但除草剂就不能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害虫和作物是两个物种,而小麦和杂草亲缘关系很近,容易产生药害;二是用水量的问题,一般所有的除草剂都会要求两桶水(即60斤左右),实践中很多农户喜欢使用一桶水(约30斤左右)或者更少,试想,这样能保证药效吗?
第三,解除施药外围条件的限制,提高药效。其一外围条件是施药温度问题,农户一定要注意,在低温下施药的品种并不多,比如唑嘧磺草胺这样的品种可以在5℃以下施药,其他产品都要求在8℃以上施药,特别对于唑嘧磺草胺复配类产品,要以另外一成分的温度条件施药,也就是8℃以上。其二是用药器械问题,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高效施药器械投入器械的使用,特别是在用水量达不到要求的条件下,很多人都感到机械施药除草效果比不上人工除草效果,在人力成本提高的前提下,又不能要求不用喷雾器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保证水量。其三就是不要重喷、漏喷。
第四,高附加值作物轮作,下茬安全很重要。这类特别是下茬为花生、辣椒等高附加值作物,尽可能的不要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如苯磺隆等产品。纵使使用如唑酮草酯和2甲4氯复配产品有部分杂草反弹(反弹率达不到8%),总比下茬大幅减产要强百倍。也就是说,下茬安全比部分杂草反弹重要的多。为了保证这类除草剂药效,请注意选择无风晴朗、保证每亩地用水量不低于60斤等基本条件。
上一篇: 小叶黄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