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养殖的关键技术很重要。
雏鸭一般指0周龄~4周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消化机能尚未健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并且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娇嫩,因此,育雏时尤其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稳定的管理程序
蛋鸭具有群居生活的习性,合群性很强,神经较敏感,它的各种行为要在雏鸭阶段开始培养。如饮水、吃料、下水游泳、上滩理毛、入圈歇息等,都要定时、定点。每天有固定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形成习惯后,不要轻易改变。如要改变,也要逐步进行。饲料品种和调制方法的改变也是如此,如频繁地改变饲料和生活规律,不仅影响生长,而且会造成疾病,降低育雏率。加强值班巡视,经常清点鸭数,做好饲料消耗和死亡记录。注意防治鸭病,定期在水中加入抗菌药物,1日龄肌注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抗体0.5毫升/只;5日龄~15日龄首免禽流感灭活疫苗(0.3毫升/只~0.5毫升/只);20日龄注射鸭瘟弱毒疫苗,严格按瓶签标明的剂量接种,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每只鸭肌注0.2毫升。
掌握合适的温度,切忌时高时低
雏鸭的适宜温度是:1日龄26℃~28℃,2日龄~7日龄22℃~26℃;第二周18℃~22℃,第三周16℃~18℃。育雏室的温度对雏鸭是否适合,可依鸭的表现来判断:如雏鸭散开,卧伏休息,安稳入睡,没有怪叫声,说明温度合适;如雏鸭缩颈耸翅,互相堆挤,不断往鸭堆里边钻或向上爬,并发出“吱吱”叫声,说明温度太低,需要保温或升温;如雏鸭喘气,饮水量增加,说明温度太高,需要调整温度。同时,要保持室温相对稳定,切忌时高时低,否则雏鸭容易受凉感冒,导致疾病的发生。到3周~4周时,需适时脱温,逐渐过渡到完全放牧。
试水开食合理饲喂
雏鸭的试水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雏鸭第一次饮水和取食时,先饮水,后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先饮水有利于排泄胎粪,引起食欲,提高雏鸭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雏鸭出壳后24小时,羽毛已干,脚能站稳,能打转,状似觅食,用手试之,能伸颈张嘴发出叫声,这时就用饮水器,喂给0.02%抗生素或多维,可防肠道疾病并补充维生素。
雏鸭试水后,就可以开食了。一般可把熟的硬米饭或“鸭花料”(颗粒大小以1mm~2mm为宜)或全价混合粉料撒在或铺在地上的草席或深色塑料薄膜上,并作招呼声,使雏鸭自由采食。这样,边食边撒,经1天~2天调教训练,雏鸭便会自行采食。雏鸭开食后,饲料不但数量要足,而且质量要好,要有能满足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雏鸭一般要求饲喂高蛋白质(20%~22%)、高能量、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混合的全价料。饲喂次数:前两周每3小时喂1次,昼夜饲喂,两周以后改为每4小时1次,20日龄以后每6小时1次,间隔时间均等,昼夜饲喂,每次喂料后都要饮水1次。
下水训练,搞好卫生和预防接种
一般5日龄后就可训练雏鸭下水活动,但雏鸭全身的绒毛容易被水浸湿下沉,体弱者还会被溺死。因此,要有专人守望,加以调教,嬉水片刻要及时上岸休息。
每日清除栏内鸭粪,垫草要勤换勤晒,食槽要经常冲洗干净,禁止饲喂腐败变质饲料,并保持周围环境卫生。除此之外,还要防止惊群,预防兽害,夜间开灯加强值班巡视,经常清点鸭数,做好饲料消耗和死亡记录。
及时分群严防扎堆
同一批雏鸭,要按其大小、强弱等不同分为若干小群,以每群300只~500只为宜。以后每隔1周调整一次,将那些最大、最强的和最小、最弱的雏鸭挑出,然后将各群的强大者合为一群,弱小者合为另一群。这样各种不同类型的鸭都能得到合适的饲养条件和环境,可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育雏期间,常因温度控制不当,雏鸭互相堆挤,被挤在中间或压在下面的鸭,轻则全身“湿身”,稍有不慎,便受凉致病,甚至窒息死亡。有的温度虽正常,但在食后休息或光线较暗时,雏鸭也有互相堆挤的现象。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尤其在雏鸭临睡前和睡着后,要多次检查,发现扎堆要及时分开。分堆与保温工作要结合起来。15日龄前,尤其是5日龄的小鸭,日夜都要精心照管。
育雏 舍饲培养雏鸭的温度1-3日龄为27~30℃,4~6日龄为24~27℃,7~10日龄为21~24℃,11~25日龄为18~21℃,25日龄即可脱温。雏鸭的饲养密度随雏鸭日龄的增长而减少,1~7日龄每平方米15~20只,8~14日龄10~15只,15~25日龄5~10只。采用网上育雏,密度比平养增加60%。雏鸭每群以不超过300~500只为宜,分群时应将生长发育程度相近的分在一起,保证禽群整齐。雏鸭在3日龄时可开始让其在浅水盆或浅水池中嬉水和饮水,每次5-8分钟,冬季每天一次,夏季可适当增加次数,一周龄可放运动场,并可让其在水池中洗浴10~15分钟,随着日龄的增加可以增加洗浴时间。采用网上饲养,可以完全不洗浴、游泳。
对雏鸭的开食在南方传统的饲喂方法是:俗称7日白,7日糙,14日转谷,即7天用白米饭,7天用糙米饭,第14天开始用熟稻谷调教,到30日龄改喂生谷。由3日龄起开始调教吃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要煮熟和切碎,喂量根据消化情况逐日增加。由第6-7天以后,每次喂精料以后喂青料。在北方以泡软的小米为开食料。饲喂方法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在没有全价配合饲料的情况下,传统的方法是很好的。根据大量实践,雏鸭一开始即喂给全价配合饲料,而且一直不喂青饲料,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收到了增重快的效果。
喂料次数,第一周可以自由采食,以后过渡到定时给量,第二周日喂8次,25日龄前日喂6次。
上一篇: 兔传染性水泡口炎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衰老期樱桃树的冬剪技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