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牛流产的防治措施?

牛流产的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加强对怀孕母牛的饲养管理,注意预防本病的发生。如有流产发生,应详细调查,分析病因和饲养管理情况,疑为传染病时应取羊水、胎膜及流产胎儿的胃内容物进行检验,深埋流产物,消毒污染场所。对胎衣不下及有其他产后疾病的,应及时治疗。为防止习惯性流产,可在发生流产前的一个月开始注射黄体酮50一100毫克。

根据营养需要,保证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摄人平衡。加强牧场环境的卫生监督,定期做好检疫、预防接种、驱虫和消毒工作,不从病牛场购牛。流产的胎儿应及时消毒、销毁、隔绝。因布鲁氏菌病引起流产的奶牛,要直接淘汰。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奶牛的机械性损伤和应激。

对有流产先兆的孕牛,如果子宫颈口尚未开放,并直肠检查确定胎儿仍然存活时,可皮下注射黄体酮50-100毫克,每日或隔日1次,连用3~4次,也可肌肉注射维生素E。若有明显阴道出血,可用维生素K或安络血等止血。为防止孕牛起卧不安,可用“安溴剂”(含安钠咖2.5%、溴化钠10%)100毫升加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静脉注射。对损伤性流产,用30%安乃近30—50毫升肌肉注射,轻症牛每天注射2次,重症牛每天注射3次。

延期性流产,可每头孕牛肌肉注射前列腺素25毫克或氯前列醇0.1—1.0毫克。对胎儿浸溶性流产,用消毒液反复冲洗子宫,以便排尽内容物。当死亡胎儿不易排出时,可采用碎胎术分段取出,必要时进行剖腹取胎术。流产后往往伴有胎衣不下,此时及早向子宫内投放抗菌消炎药物,但禁止冲洗子宫。

已有流产症状的胎动不安患牛,可用“白术散”养血安胎,即白术、当归、熟地、党参、阿胶(烊化)、陈皮、紫苏叶各30克,黄芩、砂仁、川芎、白芍各20克,生姜、甘草各15克,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有习惯性流产的乳牛,怀孕后分别在2、4、7个月时可用全当归45克、川芎5克、菟丝子30克、炒白芍9克、枳壳12克、炙甘草9克、焦杜仲15克、续断30克、补骨脂24克、生姜15克,研末灌服,隔3日1剂,连服3剂

1.预防: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给孕畜全价日粮,严禁喂冰冻、霉败及有毒饲料,防止挤压、碰撞、鞭打、惊吓、重役。定期检疫、预防接种、驱虫及消毒。
2.治疗:流产胎儿排出受阻时,按难产进行救助,并注意产后治疗。
对于有流产先兆的病牛,如果子宫颈口尚未开放,胎儿依然活着,可将母牛放在安静牛舍内,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同时可每隔5天注射1次孕酮100~200毫克或皮下注射阿托品15~20毫克,每日2次。对损伤性流产,可肌肉注射安乃近40毫升,每日2次。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母牛怀孕后,必须在发生流产前一阶段给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如肌肉注射黄体酮50~100毫克,每隔10天1次。
对延期性流产,应设法排出胎儿。注射溶黄体药和子宫收缩药以及子宫颈开张药。对胎儿浸溶性流产,可用消毒溶液(0.1%雷佛奴尔液、0.05%高锰酸钾液等)反复冲洗子宫,以便排尽子宫内容物。当死亡胎儿不易排出时,可采用碎胎术分段取出,必要时可进行剖腹取胎术。
流产后往往伴有胎衣不下,应及早向子宫内投放抗生素。有全身症状者,可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但禁止冲洗子宫。
流产后,对母牛应给以营养丰富且易消化饲料,每天投服益母草红糖汤,保持牛舍干燥。

 1、先兆性流产的检查方法:母牛分娩期过早地出现轻度腹痛、起卧不安、呼吸与脉搏明显加快现象;阴道检查时,子宫颈口闭锁,子宫颈口液塞尚未液化;直肠检查胎儿住往还在活动。治疗用抑制子宫收缩的安胎药物。如肌注孕酮50-100毫克,或黄体酮50-100毫克,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5-7次。禁止实施阴道检查,尽量控制直肠检查的次数,最大程度减少对怀孕母牛的刺激。
  
  2、木乃伊胎儿的处治:木乃伊胎儿病变也叫胎儿干尸化。母牛子宫颈如果已开张,可以向子宫体内投注温皂水或油剂,直肠排压子宫体,使木乃伊胎儿排出,然后向宫体投注抗生素类药物。母牛的子宫颈如果未开张或开张不全,可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30-200毫克或肌内注射巳烯雌酚20-30毫克,然后,肌内注射催产素10-20毫克或肌内注射前列腺素,增加子宫的收缩功能,将木乃伊胎儿排出体外。
  
  3、对胚胎组织发生浸溶性变化的处治:胎儿软组织已基本液化时应尽可能将胎骨逐一取出。如遇骨骼分离困难,须进行肢解再取出。首先肌内注射巳烯雌酚20-30毫克,待子宫扩张后,将液体石蜡灌注到母牛子宫及阴道内,取出骨片,然后用5%-100%的盐水或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然后肌内注射催产素10-20毫克或肌内注射前列腺素,最后向宫体投注抗生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