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例,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玉米、大豆的方法。它利用了大豆与玉米两种作物在光热水及土地资源上的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互补原理,在两种作物分带种植的基础上,通过作物播期错位、株型与熟期错位和田间株行配置错位等成套的田间管理技术,实现了大豆、玉米在光热水肥资源上的时空互补利用,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总产量。
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在不与高产粮食作物争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小气候条件,合理利用地力、空间和光能,提高复种指数,获得增产稳收,实现丰歉互补。随着配套机具研发进展,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也逐步完善,分别形成了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能源作物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幼林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以及马铃薯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模式。 增产增效情况:大豆与其它作物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集成了免耕、秸秆覆盖等技术,并通过播期调节使大豆主要需水期与自然降水期一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旱涝灾害,实现增产增收。此外,大豆与其它作物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还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并通过大豆根瘤固氮,提高土壤肥力,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