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山鸡养殖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山鸡养殖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适时公母合群

在良好的人工驯养条件下, 一般公山鸡9—10 月龄性成熟, 母山性成熟要迟1 个月左右。山鸡进入繁殖期即要放对配种, 合群配对的时间很重要, 配对时间的确定必须考虑气温、繁殖季节及饲粮营养水平, 过早配对, 影响种山鸡群的成活率, 还会促使公山鸡早衰, 过晚会影响种蛋受精率和造成种蛋的浪费, 配对时间一般以3 月中旬前后为宜, 但有的场也提到每年2 月份放配。也可以通过试配方法确定适时合群时间, 方法是先试放1—2 只公山鸡入母山鸡群, 观察母山鸡是否愿意交配, 还可根据母山鸡的鸣唱、红脸或做窝等行为来掌握合群放配时间。山鸡群大小以100 只左右为1 群, 公母比例以1∶5—6 为宜。

二、及早确立和保护“王子鸡” 的地位

公母山鸡合群后, 公山鸡间出现强烈的争偶、斗架, 胜利者即为“王子鸡”, 这个过程也称为拔王过程, “王子鸡” 确定后, 整个鸡群就稳定下来。

在拔王过程中尽可能人为的帮助确立“王子鸡” 的地位, 有利于稳群, 减少死亡。公山鸡群位序列确定后不得随意放入新公山鸡, 以维护“王子鸡” 的地位, 除非到繁殖后期, 有部分公山鸡只是争斗而不交配或繁殖力下降, 必须及时进行公山鸡轮换,对新公山鸡要加强人工保护。“王子鸡” 在交配、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但有不让其它公山鸡交配的特点, 所以应设置屏障遮住“王子鸡” 的视线,使其它公山鸡有机会与母山鸡交配, 这是提高群体受精率的重要措施,方法是按每100 平方米放入3—4 张石棉瓦横着竖在网室内, 也可放树枝堆或设置假山。

三、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

繁殖期的山鸡要求营养丰富, 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产蛋高峰期饲料中蛋白质要求达到18—20%, 另外适当增加饲料中多维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四、保持良好稳定的环境条件

做到三定, 即定人、定时、定管理, 出入山鸡舍动作要轻,经常检查修补网室, 防止兽害骚扰鸡群, 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五、勤捡蛋, 减少蛋的破损

公母山鸡都有吸蛋的恶习,破蛋率有时会很高, 因此要勤捡蛋, 特别是山鸡在午后产蛋较多, 要定时收蛋, 发现破蛋, 应及时将蛋壳及内容物清除干净。还可在舍内、运动场上堆放树丫,下面垫一些干草, 可大大减少蛋的破损率。初产山鸡有时会出现难产情况,要及时助产。

六、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山鸡产蛋率

山鸡驯化时间不长, 产蛋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在3—8 月为产蛋季节, 其它月份停产, 这对全年均衡供应山鸡的影响很大,应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措施, 使山鸡全年产蛋, 提高产蛋率。在换羽期, 调整日粮, 降低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0%以下), 代谢能10.46 兆焦/公斤, 限制采食量, 尽快使其换羽。在停产季节来到前加强饲喂,将饲粮中蛋白质水平调到25%左右, 代谢能11.30%兆焦/ 公斤, 在正常产蛋季节再适当降低蛋白质至22%左右, 在饲粮中补加适量蛋氨酸、赖氨酸、多维、微量元素, 增加饲喂次数, 在产蛋期间不能减少光照时间, 每日保持14 小时左右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