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种选择
长江流域一般元月前后在大棚育苗,3月定植,4~5月采收。华北地区一般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在温室播种育苗,2月中旬~3 月上旬定植,4月上旬~5月上旬采收上市。广西一般在1月下旬~3 月上旬播种,3月中旬后定植,5~6月采收上市。露地栽培的播种期为3月下旬,在小拱棚内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露地。
2.品种选择
最好选用冬性强、耐寒、耐热、株型紧凑、花球紧实、不易发生早期抽薹的中熟、中晚熟品种。
3.培育壮苗
①苗床准备 选择离水源较近、地势高、排水好、管理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床,每亩青花菜需要4~8米2的苗床。用新鲜菜园土和腐熟干细的有机肥,按7: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每立方米混合土中加入磷矿粉1千克和草木灰2.5~5千克。将营养土铺于苗床上(苗床宽1~1.5米),厚10~15厘米,整平耙细,压实。
②催芽播种 播种宜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
③苗床管理播种后,阳畦要覆盖好塑料薄膜,夜间覆盖好草苫。出苗前无须给苗床浇水,出苗后及时揭除薄膜,改用小拱棚覆盖。当棚温高于30℃时应通风降温,遇寒流夜温低于O℃,下午4时前在膜上加盖草帘、无纺布等保温材料防冻。待幼苗具2~3片真叶时移入分苗床中,分苗床制作同播矛也要填充培养土。
4.整地施肥
青花菜需肥量大,一般秋耕时每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 – 4000千克、磷矿粉50千克、钾矿粉30千克,缺硼田加施硼砂1千克,撒施后深耕细耙,定植前半个月左右覆膜烤地,作畦宽1.5米的平畦;南方常作高畦,宽1米,高15—20厘米,畦间宽30~40厘米。做好畦后,有条件的可再盖地膜,地膜要拉平压紧,使膜与畦面密接。
5.及时定植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增温、提早收获。可采用先定植后盖膜,边铺膜边掏苗,掏苗时注意勿使幼苗受伤。也可采用先盖膜后定植,定檀时按株行距用刀片在地膜上划十字形切口作为定植孔,将定植孔下的土挖出,栽好苗后,再将挖出的土覆回,定植孔周围用泥土压严。若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定植穴开口可大一些,定植前可用洒水壶向营养土淋透水。
6.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 定植后要闷棚4~5天,尽量提高棚温。
②追肥管理 在重施基肥的基础上,要分期追肥,重点追施发棵肥和膨球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施用。
③浇水管理 青花菜生长前期气温低,一般无需灌水,避免浇水引起土温急剧下降。定植后不必急于浇缓苗水,以保温、促进幼苗生长为主。此后温度上升,放风口应加大,并加大浇水量,一般10~ 15天浇一次水。
④整枝中晚熟品种易产生侧枝,主花球未收获前应先打去侧枝,或当大部分主球长到12~16厘米时,适当留3---4个侧枝。青花菜结球期不束叶,无需用老叶遮盖花球,否则将影响其色泽和品质。
⑤地膜管理及除草 田间要防止地膜破裂,遇有裂口和压膜不严之处应及时用土压实。覆盖地膜后,不需中耕,但要经常检查,注意拔出根际杂草。当杂草滋生时,还可用土压草,以防草荒。
7.及时采收,分级上市
青花菜与普通花椰菜相比,花球收获期要求严格,采收需适时。 青花菜从出现主花球至主花球长大,达到商品成熟,中熟品种一般需30天左右。当花球形成,小花充分膨大,花球边缘小花蕾群也充分肥大时采收,采收时每个花球外要留3~4片小叶,以护托花球,但花茎不能留得过长。主侧花球兼用品种,主花球采收后,可选留2~4个较粗壮的侧枝,继续加强肥水管理,经20天左右又可采收侧花球。
下一篇: 选择钾肥品种的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