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马铃薯的需水规律? 马铃薯

马铃薯的需水规律?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马铃薯需水量较大,每形成1公斤干物质需水400~600公斤,具体因气候、土壤、品种、施肥量而有所不同。总的说来,肥沃土质需水量少于贫瘠土质,壤质土需水量少于沙质土,耐旱和早熟品种需水量少于喜水肥和晚熟品种。马铃薯不能缺水,特别是在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阶段,要连续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一旦缺水易造成块茎畸形、品质降低,甚至严重减产,而马铃薯生育后期又不耐涝,雨涝或湿度过大会使薯块表面皮孔张开,使块茎不耐贮、易染病腐烂,丰产不丰收。

从各生育期需水量来看,幼苗期(出苗至现蕾)需水少,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左右;块茎形成期(多数品种为现蕾至开花期)需水量约占30%左右,是决定块茎数目多少的关键时期;块茎增长期(多数品种为盛花至茎叶开始衰老)需水量占50%以上,是决定块茎体积和重量的关键时期,需水量最多,对土壤缺水最敏感;淀粉积累期(多数品种为终花期至茎叶枯萎)需水量占10%左右。从马铃薯的需水规律和我省气候来看,需要关注的是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

马铃薯的需水规律:马铃薯是需水较多的作物,但不同阶段需水量不一样。幼苗期,苗小,气温低,需水少,约占全生育期的百分之10-15,一般不需灌水。块茎形成期是地上部旺盛生长阶段,气温也逐渐升高,需水量加大,这一阶段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百分之25以上,块茎增长期,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均加快,对水分的需要增加,该期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百分之50以上,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水分,水分过多往往造成薯块腐烂和种薯不耐贮藏,该期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百分之10左右。综上分析可知,块茎增长期需水量最多,但幼苗期缺水对于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广大北方干旱地区,生育期间降雨量往往不能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要求,所以对马铃薯要及时进行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