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断喙:断喙是预防啄癖的有效办法,首次断喙在7-10日龄,二次断喙在12-14周龄进行。尽量把喙修成斜面,既防止啄癖,又可以节省饲料,同时在饲料中添加VC和VK防止应激。
(2)控制密度:雉鸡饲养密度不超过5只/平方米,每群不超过80只。不同品种、日龄、体质的鸡不要混养,公、母鸡要分群饲养。蛋雏鸡:1~3周龄时饲养密度为20~30只/m2,4~6周龄时密度为10~15只/m2;育成鸡饲养密度:平养10~15只/m2,笼养不超过25只/m2,保证每只鸡有270~280 cm2的笼位;肉鸡饲养密度为10~18只/m2。平面饲养时,每群可养250~300只,专业户以100~250只为宜。
(3)沙浴池:种雉网室内铺垫5厘米厚的沙,运动场内设沙浴池。(4)设产蛋箱:繁殖期设置相应的产蛋箱和遮挡视线的屏障。
(5)戴眼罩:应采用透明的红色眼罩,配以由尼龙或铁丝制成的鼻针,从而将眼罩架于喙上,别针则通过鼻腔以固定眼罩。
(6)勤捡种蛋:每天至少捡蛋两次,产在运动场上的蛋更应及时收取,减少雉鸡对种蛋的接触机会,防止啄蛋癖。
(7)放置假蛋:采用仿生的塑料雉鸡假蛋,放于种雉舍内,在叼啄不破的情况下,会逐渐改变啄癖。
(8)装置鼻环:鼻环装配在雉鸡的上喙上,以鼻环针固定在鼻孔上,但勿钳入组织里。要选择适合于雉鸡年龄的鼻环。此环不影响采食和饮水等正常活动。
(9)定期驱虫:对于体表与体内的寄生虫应定期用药驱除,以防止啄羽。
(10)合理配制日粮:配制优质、全价的日粮,满足鸡只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特别应注意维生素A、D、E和B族维生素、胱氨酸、蛋氨酸及微量元素等的供给。对营养性因素诱发的啄癖,可调整日粮组合,如对育成鸡可降低能量饲料,提高日粮蛋白质含量,如粗纤维缺乏,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麸皮或青绿饲料,使粗纤维的含量达到5%。若缺乏微量元素,可用相应的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亚硒酸钠、骨粉、磷酸氢钙、贝壳或石粉等进行补充和平衡。对缺盐引起的啄癖,可在日粮中添加1.5%~2%的食盐,连用3~4 d。如缺乏硫时,可连续4 d在饲料中加入1%硫酸钠,见效后改为0.1%的常规用量。
(11)控制光照强度及光色:产蛋鸡2.8~3.0 W/m2、生长鸡2.4~2.6 W/m2。肉鸡除开始需要一定强度的光照外,中后期均采用弱光照,灯的高度以1.8~2.0 m为宜。鸡舍灯光最好为红色,因红光使鸡安静,可减少啄癖的发生。
发生啄癖时,立即将被啄的鸡隔离饲养,受伤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可在伤口涂抹机油、煤油、鱼石脂、松节油、樟脑油等具有强烈异味的物质,防止鸡再被啄和鸡群互啄。
上一篇: 辣椒的茶黄螨如何防治?
下一篇: 草莓果实有什么医疗和保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