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穗期遇旱必须浇水:资料显示,灌拔节水可增产22%左右,灌抽穗水可增产70%以上。早熟品种大约在播后30~40天遇旱必须灌水;中熟或中晚熟品种一般在播后40~50天遇旱必须灌水。在灌水条件较差时,宁可其他时期不灌水,也应保证孕穗、抽穗时的灌水。
2.合理密植:考虑到黄淮海夏播气候的不稳定性,一般地块的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4000~4500株。密度越大,遇到胁迫条件发生时,空秆率越高。
3.散粉期遭遇超过35℃的高温天气,可以施行人工辅助授粉。
4.花粉量小的与花粉量大的玉米品种(白轴+红轴)合理搭配种植,可显著增加授粉机率并提高玉米产量。
5.及时割除空秆和严重畸形植株,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正常植株产量。
6.干旱及热害危害严重的地块,可以考虑在蜡熟初期作青贮玉米使用。
上一篇: 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 甜瓜枯萎病有哪些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