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种植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要求在最大营养生长的群体结构达到90%以上的覆盖面,达到最大的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光合产物。
商品马铃薯生产植株密度:在大春季由于生育长,大多为高稍晚熟的品种,密度45000株/亩左右,冬播生育期短,植株矮,密度要达到5000株左右,套种可以根据净种的密度,按比例计算种植密度。与玉米套种有2套2。4套4、4套2等等方式。净种开沟(行距)的方法有60厘米、75厘米和90厘米等几种方式。其中90厘米为便于机械化操作。株距的播种范围在15~~~20厘米。
种薯生产的种植密度:种薯生产以繁育出茎块的个数为目的。播种的密度高于商品薯,微型薯的播种量为8000粒,1~~3级种薯播种密度。高于商品薯的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通常是根据叶面积指数确定的,马铃薯合理的叶片积指数是3.5~4.0。叶面积大小主要受种植密度决定,密度越大叶面积越大,反之,密度越小叶面积也越小。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由于植株较矮,生长期又短,叶面积相对小,因此,早熟品种宜密植;晚熟品种植株高大,生长期长,种植密度宜稀;肥沃土地养分供应力强,植株高大,叶面积相对较大,种植密度宜稀,瘠薄的土地,营养不足,植株瘦小,叶面积较小,种植密度宜大;具有灌溉条件的宜稀,旱地宜密。此外,用途不同种植密度也不相同,商品薯栽培时宜稀,种薯生产宜密;薯条加工用途宜稀,淀粉加工用途宜密。
上一篇: 小麦不抽穗叶片扭曲如何防治?
下一篇: 肉鸡胸囊肿的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