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为茭白的重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多在夏,秋季发病,发病后病株率高达80%以上,使茭白叶片早衰枯死。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茭白生长期多阴雨或降雨次数多,植株茂密,生长衰弱等,发病较重。
(1)发病症状
主要浸染茭白叶片。初期在茭白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点,以后呈紫黑色,进一步发展成近圆形至棱形病斑,中央浅红色至黑褐色,边缘暗褐色。湿度高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外围常有暗绿色晕环。发生严重时,叶片上病斑密布,相互连成一片,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重病田轮栽倒茬,减轻发病。采收茭白后彻底清除病株,并集中带出茭田外面处理。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提高茭白植株抗病力。
②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800~1200倍液,65%霜霉威水剂600~1000倍液,25%醚菌酯悬浮剂1000~1200倍液,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7~10天喷一次,共喷3~4次。
上一篇: 南瓜埋茎的具体方法?
下一篇: 马铃薯龙葵素的含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