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水管理桂花性喜高温、干燥,基质不宜过湿,更不能渍水。浇水应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则,即新梢萌发前少浇,阴雨天少浇,平时浇水以保持盆土含水量50%左右为宜。夏季高温干燥的情况下,浇水要足,每天清晨浇一次,傍晚视盆土干湿程度,干时可再浇一次小水,中午采取遮阳网遮荫的方法,减轻高温影响,同时经常向叶面及花盆周围喷水降温,创造适宜于盆栽桂
桂树的果实入药有化痰、生律、暖胃、平肝的功效。枝叶及根煎汁敷患处,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风湿麻木等症。桂树的木材材质致密,纹理美观,不易炸裂,刨面光洁,是良好的雕刻用材。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用法用量】花1~4钱。果2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
桂花又名“月桂”、“木犀”、“岩桂”、“九里香”、“七里香”。种叶对生,多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树叶叶面光滑,革质,叶边缘有锯齿。桂花常见的病害大多发生在叶部,主要有桂花褐斑病、桂花枯斑病、桂花炭疽病,这些病害可引起桂花早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降低桂花产花量和观赏价值。一、桂花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黄斑点,逐渐扩展成圆形病斑
桂花具有美白肌肤、排解体内毒素、止咳化痰、养生润肺的作用。夏天很多人觉得皮肤干燥,或由于上火而导致声音沙哑,在绿茶或乌龙茶中加点桂花,可起到缓解作用。
桂花属木樨科常绿乔木。枝叶浓绿,姿态优美,花开时芬芳扑鼻,飘香数里,花可食用和提炼香精,是我国重要的园林和经济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桂花因种子少而且难以获得,嫁接也不理想,故多用扦插养殖,其中用嫩枝扦插育苗,有取材方便、操作简易、成活率高等优点,现介绍其技术要点,供参考。1扦插时间宜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进
桂花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是香味植物的珍品,广泛用于观赏、绿化,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压枝繁殖3月底到4月初,在桂花母本的四周视可压枝条数量的多少(一般每株母本可压4~5个枝条),沿着枝条自然伸展的方向挖一条深、宽各为20厘米的小沟,将枝条顺势压入沟中,并用肥土将沟填满踩实,浇足水后再将压枝部位的土培成馒头状。高空压条9~10月,将毛竹筒1节
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通透性强、排灌方便的微酸性(PH值为50—6.5)沙性壤土作培植圃地。在移植的上年秋、冬季,先将圃地全垦一次,并按株行距为1米×1.5米(2年后待其长粗长高时,每隔一株移走一株,使行株距变为2米×1.5米)、栽植穴为0.4米×0.4米×0.4米的规格挖好穴。每穴施入腐熟性平的农家肥(猪粪、牛屎)2—3公斤、磷肥0.5公斤作基肥。
桂花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感染而引发,病菌以菌丝块在病叶和病落叶上越冬,次年在温、湿度适宜时即侵染发病,并产生分生孢子,然后侵染发病。病菌以气流和水滴传播,老叶发病娇嫩叶为重,生长衰弱和当年移栽的植株容易发病,桂花不同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有差别,丹桂类抗病力强于金桂和银桂类品种。
1.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2.要适时适量浇水。桂花喜湿润,但怕积水,盆栽桂花春秋季节要保持盆土湿润,隔1-2天浇1次水,夏天可每天浇1次水,冬季一般1-2周浇1次水。3.要适时适量施肥。桂花十分喜肥,除施入基肥外,在生长期和开花前、开花后都要及时追肥。4.要充足的光照。桂花性喜阳光,应种植在阳光充足而又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及时进行修剪。5.
1、桂花喜阳光,耐高温,炎夏无须遮荫。6一8月,是桂花花芽分化形成期,每天如能给足10小时左右的充足阳光及30一35度的高温,可促进孕蕾及提高开花率。2、桂花不耐寒,越冬期间,若气温低于4度时应用薄膜遮护。如受霜冻,则易导致早春落叶,而影响来年的开花。3、桂花喜洁净,可耐烟尘,怕氯气,如让它生长在空气污染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叶片变小,又易于脱
1、砧木选择南方地区在嫁接桂花的时候,多采用女贞与白蜡来当做砖木,而在北方地区则更多使用流苏来当做砖木,由于桂花的耐寒性较强。所以在桂花嫁接是选择砖木做好是要选择比较大一些的的树来作砧木,这样的话嫁接以后枝条生长快速、成型较早、且开花的年限短。当然了,不同粗细的砧木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嫁接方法。比方说1cm左右的细砧木,更适合舌接、切接、
1.减少侵染来源盆栽的桂花应及时摘除病叶,秋季彻底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源;重病区的苗木出圃时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消毒。2.园林技术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积水,增施腐殖质肥和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发生。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褐斑病可用1∶2∶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50%苯来
桂花树虫害有吉丁虫、介壳虫、刺蛾及蓑蛾等。
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
桂花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叶枯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等。褐斑病、叶枯病及炭疽病都为害叶片,从叶片基部及边缘开始,使叶片逐渐枯黄,继而变成褐色,甚至脱落。一方面可先用人工摘除病叶烧毁;另一方面要增施钾肥及腐殖肥,以提高其抗病力。发病期间可喷5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稀释液防治。介壳虫常出现在梅雨季节,可进行人工刷除害虫,也可
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
北方地区盆栽桂花,长期不见其开花,主要原因与冬季的管理不当有关。因为桂花在冬季需要一定的低温条件,才能进入休眠状态,来年春天方可旺盛生长,秋季才能正常开花。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内都有取暖设备,室温一般在10℃以上,往往致使在室内越冬的盆栽桂花植株过早地抽芽展叶,没有经过低温休眠阶段,再加上室内光照不足,空气干燥,必然导致树势减弱。春季
播种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和压条繁殖。
1、盆栽桂花树防冻比较简单,只要在晚秋(一般是霜降后立冬前)将盆栽移到室内即可,也可以在向阳的阳台上,注意通风避免产生病虫害,如果进入休眠,注意保持盆土略湿润,这样有利来年开花。北方地区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将桂花盆栽移入室内后,应置放在光照充足之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3-5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一80%之间。冬季室内光照条件要略好些(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