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合理修剪,剪除病残枝,调节适度通风透光,结合修剪,彻底清理果园,减少病源。(2)因地制宜地选择较抗病品种。(3)化学防治。在清园后用波美石硫合剂喷洒一次。在夏、秋季可用药剂40%福星(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或30%苯醚甲·丙环乳油5000倍液,或25%腈菌
原料处理到预煮与龙眼膏制作工艺相同,也是先洗果,然后剥去果皮,取出果肉,去掉果核,把果肉用清水漂洗干净,放入双重锅预煮,加水量约等于果肉量的10%,边加热,边搅拌,预煮30min,直到果肉软烂为止。然后将预煮好的龙眼肉送入绞肉机内破碎,果肉破碎后送到真空浓缩锅内浓缩。做法是将100kg的鲜龙眼肉,加砂糖40kg,琼脂140g,柠檬酸250g。先将砂糖配成7
植株是呈现了丛枝病。(也叫:扫帚病或鬼帚病)。病源为一种成束漫衍在韧皮部筛管细胞质内的线状病毒粒体。该病可经嫁接、带病种子及接穗、病苗、昆虫携毒等流传。比方:荔枝椿象、龙眼木虱、白蛾蜡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携毒向康健树流传。因为今朝暂时未有药物对该病毒举行防治,因此对该病害首要是以防备为主。因此要注意对上述害虫的防治。当发明植株呈现丛
龙眼树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有:1、霜霉病。危害症状:受害后全果变黑,流出褐色汁液,外表有白色霜霉状物,果肉酸腐酒味,烂果率达30%左右。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清沟排水,增施有机肥,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冬季结合深翻,扫除枯枝落叶,烧毁或深埋,并喷1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消毒园地;在开花前后,用0.5:0.5:100的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
一、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合理修剪,剪除病残枝,调节适度通风透光,结合修剪,彻底清理果园,减少病源。二、选用抗病龙眼品种。
我国有龙眼品种300多个,主栽品种十余个。其中海南、粤西、桂南产区的主栽品种有石硖、储良、大广眼等;桂中、桂西、粤中、粤东、闽南产区主栽品种有石硖、储良、大乌圆、福眼、古山2号等;闽中、闽东和四川泸州产区的主栽品种有松风本、立冬本、泸丰一号和蜀冠等。主栽品种二十余个。其中,广东主栽品种有三月红、白糖罂、白蜡、妃子笑、黑叶、桂味、糯米糍
龙眼龙的形态特征?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
1、用于正造龙眼的催花,效果非常明显我们于12月在高州、恩平、阳江和深圳设点,均获得95%以上的催花效果。2、延长鲜果供应期,生产反季节龙眼这将有望用于提早龙眼上市;处理早春已“冲梢”植株,使其当年结果;5—6月处理,年底上市;8—9月处理,翌年5月上市等等。当然,这些还要突破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造成果实伤害的技术难关。3、克服龙眼
建议在开花前或开花期喷高钾类叶面肥,可延长开花期时间,提高龙眼坐果率。谢花后可以不打保果药剂。
1、在冬季清园修剪病虫枝及纤弱枝,铲除园内杂草。摘除卵块,捕捉幼虫、蛹。同时应清除落果。4、在4~6月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3、在虫口密度大的果园,喷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
该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春天外界气候条件适宜时,病叶上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该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来源,由风传播,在新梢上侵入为害。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所以在夏季易发病此病,严重时造成落叶,影响果树的生长树势。栽培管理粗放的果园和树势较弱荫蔽潮湿的果园都易发生此病。灰色叶枯病是龙眼一种常见的叶片重要病害,叶片发病由叶
这是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平衡,或严重的病虫危害所造成。如果龙眼抽出的花量过少,大量的春梢抽发,或在抽出的花朵中伴有过多数量的叶片,则生殖生长成为了劣势,树体的养分绝大多数向营养生长即枝叶生长中输送,则对本来已少的果实,因缺乏足够的养分支持而落果。另一方面,由于可能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或不到位,病虫的危害,又可能造成落果,这样
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5.5-6.5的土壤适合种植龙眼。龙眼相较于很多水果来说,对土壤的种植条件要求真的不算高的,在干旱、酸性、贫瘠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不过如果是表层为沙壤土,底层是黏土的田块,这种地块种植出来的龙眼产量极低,寿命短,会直接导致农户经济效益降低。龙眼通常情况下是适合栽种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且土层深厚、通透
1.疏花有效地提高龙眼雌花比率和着果率。2.适当地疏花、疏果不仅显著提高保果率,还显著地提高单株产量、单果重量、果肉的固形物含量、可食率和果实大小。3.适当地疏花、疏果显著增加单个果穗重量,缩短果穗中心长度和果穗长度,使其结球紧凑,几乎没有秃枝梗,果实大小比较均匀,烂果病果减少,明显地改善果穗的外观品质,也明显提高了果实商品价值。4.
影响龙眼生产的病害主要有龙眼鬼帚病和龙眼炭疽病。龙眼鬼帚病又名丛枝病,一般认为是由病毒引起。发病植株新梢顶部叶畸形,不久干枯脱落成秃枝;枝梢节间缩短,成丛生状、扫帚状的褐色无叶枝群。花穗节间缩短变粗成丛生簇状。花朵畸形膨大、早落。病穗偶有结实,但果小,果肉淡而无味,失去食用价值。对该病的防控应在进行苗木检疫、杜绝毒源基础上,加强栽
荔枝椿象俗称臭屁虫,它以针状口器刺吸嫩梢、花穗、幼果的汁液,引起落花落果。荔枝椿象受惊动时射出臭液触及花、嫩梢、嫩叶、幼果,则使之变焦或变黑色。如果防治不当,将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防治措施:1、人工捕捉成虫,采集卵块。在冬季低温(10℃以下)时,成虫有假死性及受冻不易起飞的弱点。这时可摇动树枝,使假死成虫掉落地面,捕捉烧毁,同时可在产
龙眼大年的结果多,消耗的养分也多,很容易导致第二年少花少过,甚至有的无花无果,所以要做好采摘前后的施肥,保证明年丰收的具体做法:在龙眼采收前15-20天,当果核变黑,果皮转滑,果肉透明时,施采前肥,以速效、速溶氮肥、钾肥为主,结果50公斤以上的树,每株施尿素1.5-2公斤,氯化钾0.75-1公斤,兑清水或沤制腐熟的人畜粪水80-100公斤后淋施,或雨后撒
龙眼采用的主要的修剪方法包括:疏剪、短截、回缩、抹梢、疏花疏果等。
同一穗的龙眼果有的手指大,有的却小如黄豆,请问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龙眼挂果太多,肥水得不到平衡供应,果实无法正常生长发育,都会出现这种现象。预防这种情况应做好肥水管理,及时疏花疏果:1、疏花。促花的抽生期适当,使雌花开放期一致。花穗期对花量大的植株进行疏花,疏除2/3的花穗,花穗只留10-15厘米长,控制花量,提高雌花比例,保证适量的花
6月下旬主要工作是中熟荔枝品种的采收及采收后树体的恢复;迟熟荔枝防裂、防病虫害及采收;龙眼继续疏果、施肥、防治蒂蛀虫及蝽蟓的为害。及时采收,并注意防蒂蛀虫。分批采收的果园,要注意防治蒂蛀虫,可喷施针对性药剂配合新高脂膜进行喷施防治。同时把采收后的落地果、病虫果带离果园,并及时喷施护树大将军进行全员消毒杀菌,减少虫源。结果少或早采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