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中,南美白对虾有3个容易发病阶段。第一个容易发病阶段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这个阶段发病的主要是放早苗的南美白对虾,一般规格在5厘米~7厘米,水温在23℃~25℃。由于大多数养殖户担心过早投饵容易污染池底,败坏水质,所以投饵量往往严重不足。一些养殖户仅用少量豆饼供虾充饥,虾的体质极差,容易染病。有些养殖户在放苗后即投喂螺蚬等鲜活饵料,常
形态特征外形外壳是钙质的,较薄,螺旋形,右旋。壳外表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而有差异,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壳底膨大,壳口卵圆形,其边缘完整,有角质。田螺的外壳是它们身体的保护壳,具有以下形态特征:-田螺的外壳呈螺旋形,由多个螺轮构成,每个螺轮之间由缝隙相连。-田螺的外壳表面有明显的螺纹和螺线,形成了独特的花纹和图案。这些
田螺的一生要经过仔螺、幼螺、中螺、成螺4个生长阶段。田螺雌雄异体,它们繁殖时需要交尾。卵在母体的育儿室里受精发育,等小仔螺长成后再排出体外,是卵胎生动物。一般在生产上通常可将仔螺和幼螺的培育放在一起讨论,统称为幼螺的培育。成螺也分为亲螺的培育和成螺的养殖两种。所以,将田螺的生活史基本上划分为幼螺、成螺和亲螺。
又名:方田螺。螺壳圆锥形,坚厚,壳高约3厘米,壳顶尖,螺层7层,缝合线深,体螺层略大;壳面黄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生长纹及较粗的螺棱。壳口卵圆形,边缘完整。厣角质,黄褐色,卵圆形,平滑,上有同心环状排列的生长纹。体柔软,头部圆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口吻;口基部有触角1对,每1触角基部的外侧,各有隆起的眼1个。足位于头部下方,形大,跖面宽阔。
答:青虾主养池塘中由于水质好,饵料足,造成螺蛳生长快,繁殖力强,在池塘中争肥水、争空间,影响青虾的产量从而影响池塘养殖效益。如何管控好池塘的螺蛳,是池塘青虾养殖中的关键。杀螺方法1.冬季气温低螺蛳躲在泥土里,不活动,也不摄食,冬季青虾池塘干池时,使用药物清除往往效果不好,最好用药时间在春暖花开以后。2.螺蛳喜欢夜间活动摄食,泼洒清螺药
很多人以为田螺也就是螺蛳,螺蛳就是田螺。螺蛳和田螺有什么区别?很多人以为螺蛳就是田螺,田螺也就是螺蛳,但其实它们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东西,只是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而已。产地不同:螺蛳只有我国才有,而田螺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贝壳不同:螺蛳的贝壳表面不如田螺光滑,上面长有许多螺旋形的肋纹,田螺的贝壳上面是没有肋纹的。个头不同:田螺可以长
苍白密螺旋体细胞质外有三层细胞质膜,有柔软而较坚固的粘蛋白包绕,以维持其一定的结构,该膜有一定的强度,其外膜含有丰富的脂类及少量的蛋白。有6条内鞭毛围绕其内层细胞壁和外层细胞膜之间的空间旋转,其可能是负责运动的收缩成分。苍白密螺旋体表面有特异性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凝集抗体及密螺旋体制动或溶解抗体,与非致病性密螺旋体间有交叉反
1、养殖水体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保持底泥厚度10cm-15cm,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1/15公顷50kg-100kg的用量全
养殖的蟹塘水深要保持在1.5米深左右,塘口坡比1:3,水源要充足,塘中种植伊乐藻、苦草等水草以净化水质,约占总水面的70%,好供螃蟹摄食和栖息蜕壳。在防逃设施上用纱网和塑料薄膜制成,简单耐用,省工省钱。进入2月后进行干池、清塘消毒工作,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消毒。在苗种放养中,于利忠全部放养扣蟹,一般放养时间在3月份,他将雌雄扣蟹挑拣后分池放养
养殖螺丝只要把螺丝放到水里,然后使用含大量有机质的肥水产品,隔一些天使用一次就可以了,夏季注意防止缺氧就行了。
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改善环境鱼种投放前,将原池水放出一半,再加注新水。每亩池塘施发酵粪肥150公斤,每9天一次,共施3-5次。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一般每亩池塘施尿素1.5-2.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7天左右施一次。每次施肥后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每半个月每亩水面用生
增氧机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养殖水体内增加溶氧之外,还兼有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功能。正确发挥增氧机的作用,可以使青虾始终处在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之中(保证青虾吃得好、休息好、新陈代谢好,因而体质好、抗病力强,发病少)。因此,增氧机的使用是精养、高产、稳产、高效的一个极为重要技术手段,是青虾养殖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从增氧方面来说,增
近年来,河蟹价格大幅下跌,使得养殖效益下降,甚至亏损,提高经济效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走苗种本地培育之路,降低苗种成本由于河蟹养殖规模发展快,优质长江蟹种匮乏,南北蟹种混杂,劣质蟹种充斥市场,而且贩卖环节多,加上长途运输使蟹种受伤、肢体残缺、蟹种体弱多病,对异地的水质、气候环境难以适应。同时,异地培育幼蟹大都是多年的"老池",
一是净化水质。二是补充饵料。
一、选好螺种螺种可到稻田、池塘、沟渠收集。亲螺应选螺色清淡、壳薄体园、个大、耳螺壳无破损、厣片完整的优质螺。雌田螺大而圆,头部左右触角大小相等,且向前方伸展,雄螺小而长,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弯曲,其弯曲部分为生殖器,雌雄螺种比例以8∶2进行搭配饲养。二、备好养殖场地可建池单养,也可利用稻田、沟渠、池塘养殖,还可鱼螺混
近年来,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大,产量大幅度增长,规格品质下降和上市季节社会购买力、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河蟹价格日趋下跌,养蟹效益下降,甚至亏本。如何在微利时期养蟹赚钱?笔者认为必须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规格增效。长期以来,市场上大蟹的价格高于小蟹数倍,大规格螃蟹仍然在高价位畅销。因此,由“大养蟹”向“养大蟹”方向转变,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殖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力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但规格究竟多大最合适,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生长规律来确定。青鱼最好放养尾重0.25~0.75公斤或0.5~1公斤的二龄鱼种。此规格的青鱼,能大量摄食螺蚬,生长快,年底出塘时平均尾重可达1.5~2.5公
水质调节,要保证水中溶氧充足,一般每9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4天换水-次,微流水养殖更好。
增放水藻、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幼螺自行取食和栖息用。
泥螺是低值贝类,能够人工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