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胡麻种植的土壤PH值范围是土壤的PH值为6.5~7.0之间!PH值6至7范围比较好!胡麻生育期较短,根较弱,吸肥能力较弱,因此适宜生长在土层松软、深厚、保水保肥力较强的中性或者微酸性土壤上。具体PH值范围是6.5-7.0.胡麻生长期较短,根系发育较弱,吸肥能力较差,因此胡麻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好、杂草较少、pH6.5~7.0的微
苎麻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1)苎麻的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与无性繁殖相比,具有“二大、二少、二难”的特点。①二大。一是繁殖系数大。1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公顷=15亩。麻种可栽新麻地450~800亩。二是实生苗根系强大。种子育苗移栽,特别是萝卜根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保证地上部旺盛生长。②二少。一是每亩用种量少。二是传播病害
胡麻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主栽油料作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轮作倒茬胡麻忌连作,连作容易引起严重的病害和杂草危害,同时消耗同一养分过多,引起产量降低,一般减产35%~50%。胡麻立枯病在土壤中能存活5~6a,所以胡麻轮作需在5a以上。不同的前茬对胡麻的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小麦、大麦、豌豆、禾田是胡麻的良好前茬作物。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胡麻主要分布在
胡麻植株矮小,茎秆纤细,株型紧凑,叶片较小,单株生产力低。如果播量太小,群体不够,不能获得高产;但是如果播量太大,容易引起倒伏,也不利于高产。为了达到既有高产群体又能发挥个体更大的生产潜力,合理密植是关键。合理密植可以调节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使两者能够均衡协调发展,以便充分利用空间、阳光和土地,达到苗齐苗壮,单位面积的蒴果数、籽粒数
胡麻籽具有丰富的脂肪,且有很好的脂肪酸配比,又含有蛋白质、食用纤维、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等,因此胡麻籽用途很广泛。但胡麻主要用来榨油,食用或工业用。还有少部分胡麻籽炒食,部分胡麻籽粉作为功能食品的配料,开发新的功能食品。据古医学教科书记载,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希伯来人和罗马人认为胡麻是一种药用植物,胡麻籽常与各种谷物及香味料混合制
剑麻性味归经:树皮、叶:苦、涩,微温。
亚麻炭疽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Colletotrichumlini(West.)Tochinai]分生孢子盘散生或聚生,黑褐色,刚毛散生于盘中,数量较少,一般只有2-4根,暗褐色,顶端色淡,1~3个隔膜,分生孢子梗短,无色。分生孢子圆柱形或椭圆形,无色。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翌春播种后出苗期侵染根茎部或幼根。该菌在土壤中还可为害多种农作物或杂草,没有寄主时在土壤中或有机质上营腐生生活。生产上遇有低温阴湿条件或土质粘重易发病。
成虫:体长4.3-4.7毫米,红黄色,有白色绒毛,以中、后胸和腹部较密。喙、触角、复眼黑色。鞘翅黄白色,周缘黑色,肩部和外缘黑色部分较宽,内缘呈线状的黑色;两鞘上均具深刻点且粗密,每翅10行,点刻间着生白色的绒毛。翅肩下伸,肩角圆钝。足腿节黄色,胫节和跗节黑色。卵: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初产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幼虫:无足型。腹部各节两侧各有
根结线虫病在各麻区发生严重,对红麻、黄麻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大。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很广,包括多种作物、林木和杂草。(1)症状。在主根及侧根上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瘤状体,有时连接成串珠状或肿胀呈畸形,影响根系吸收功能,引起麻株生长发育不良。虫瘿初为黄白色,表面较光滑而坚实,以后受土壤中某些病菌的侵染而逐渐变褐,最终可致全根腐烂,麻株提
机器剥麻分两段进行:先将鲜麻秆的梢部由喂料斗喂入打碎,喂入到基部(靠根部)约15厘米手握的部分时再从料斗将麻拉出,梢部剥完后再调头剥麻基部。喂入打碎和将麻从料斗拉出,主要有如下要点。(1)每次喂入取鲜麻茎秆要适当。鲜麻茎秆株数以平摊在手上能抓住为宜。(2)将麻秆并排平摊于手上,不能重叠交叉。(3)较快速度喂入。喂入速度应使麻机能将麻茎秆
苎麻嫩梢扦插繁殖苗管理方面,古人主要抓了中耕、施肥、灌溉和保护麻兜越冬几个方面。其中防冻,使苎麻安全越冬是个关键环节。多年生苎麻喜暖畏寒,冬季必须保护。冬季降严霜后,地上部冻死,地下茎仍在缓慢生长、孕芽,但地下茎不耐长期的低温,当地温低于3~5℃时,将会受到冻害。麻园冬季培土不但可以防止冻害,而且有利于根和地下茎的生长,为来年头麻的
随着我国苎麻生产的发展,剥麻机械朝着高效、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市场上主要的苎麻剥麻机有:华中农业大学的JBM100苎麻直喂式动力剥麻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一次喂入式苎麻剥麻机,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局的FLKB型复刮式剥麻机,四川省大竹县金桥机械制造厂的CD2型全浮式打击轮式剥麻机,湖南省沅江市苎麻经济专业合作社的6BM206D剥麻机。
亚麻播种深度主要取决于土壤墒情,一般为2-75px,土壤墒情好,镇压后播深为50px,墒情差,播后镇压深为3-100px,最深不超过100px。播种机一定要带覆土器,播后覆土要严密。
苎麻收获季节视各地生态环境和气候而定,一般头麻、三麻茎秆2/3变褐色,二麻黑秆1/2,茎秆下部叶片脱落较多时即应收获。在长江流域一般头麻赶在芒种前、二麻赶在立秋前、三麻赶在霜降前收完。如果遇到严重伏旱,头麻可以适当早收,让二麻旺长阶段赶上梅雨时期。收麻应在催蔸芽出土一周内完成,抢时间、抢季节,做到一季早、季季好。同时要求扯一块、砍一块,
胡麻油提取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包括热榨和冷榨)和溶剂浸出法。其中高温压榨即热榨的温度一般是120℃,这种高温条件严重地破坏了胡麻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加热后可以变成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不但会引起肥胖,还会使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潜在危害。而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6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充
各国划分亚麻类型的标准不同。中国将栽培种划分为3个类型:纤维用亚麻株高60~120厘米,茎杆细、直立,基部很少分枝,上部有少数分枝,花序较小,单株蒴果数少,种子小,千粒重3.8~4.5克。工艺长度(自子叶痕至第一分枝处的长度)最长。生育期70~80天。品种有黑亚3号、黑亚4号等。油用株高30~60厘米,茎杆粗壮,茎基部分枝多,梢部分枝更多,花序较大,单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从新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蔓延并进行再侵染。一般雨季植株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发病后遇天气干旱利于症状显现。发病严重的,叶片大量早枯而死。
尽管亚麻具备抗贫瘠的习性,但作为油用亚麻,“冷凉的气候、丰盈的土壤、充足的光照”三个条件必不可缺。在我国西北,经过地人千年培育种植发现: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均衡、肥沃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阳光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合亚麻等特种油料作物的种植,属全国无工业污染带。其亚麻籽油含油量达56%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更是远高于其他种植区。
通过国家鉴定的胡麻新品种8个,通过省(自治区)审(认)定的9个,目前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品种有陇亚7号、陇亚8号、陇亚9号、陇亚10号,定亚17号、定亚18号、定亚20号、定亚22号,天亚5号、天亚6号、天亚8号,坝亚7号、坝亚9号,宁亚11号、宁亚15号、宁亚16号,晋亚7号、晋亚8号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