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疏花穗原则上以单个枝组为单位,一般5个枝头留2~3个花穗,3个枝头留1~2个花穗,2个枝头留1个花穗,在能够辨认出是花穗时即行疏除。疏花穗因品种、气候、当年抽穗率、树势等不同而有所差别。在无冻害地区,通常在花穗支轴形成明显、尚未开花时从花穗基部疏除,留下结果枝上的叶片。在花穗支轴未明显形成时,过早疏除易发生重茬,影响疏花效果,等到开花时过迟疏除,则造成养分的浪费。在南亚热带平原、丘陵山地海拔高度低的果园,过早形成的花穗(7~9月)常因高温干旱等原因形成干花,坐果率极低,宜疏除;南亚热带高山栽培枇杷,早形成的花穗坐果良好,果实中熟,卖价高,可保留。疏穗量根据气候、品种特性、树势、树龄、果实发育所需的叶片量来确定。幼龄初结果树以扩大树冠为主的果园,因种植密度小、营养期短(种后到结果的年限)抽穗率低,疏穗量可少些,留穗量占全树总枝梢数的30%~40%;反之,种植密度大、抽穗率高的品种,疏穗量可适当增多,留穗量占全树总枝梢数的20%~30%。一般情况下,成年结果树的叶果比是20∶1。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枝叶生长快,果实形成早,成熟期早,采果后萌发的果痕枝易形成花芽,叶果比可小些,叶小果多;有冻害的果园,叶果比也可小些,以保证一定的产量。树势强的可多留些,留果量占总枝梢数的60%~70%;树势弱和结果枝叶少的,少留,留穗量占总枝梢数的30%~50%。采果后果痕枝易结果的品种,留穗量占枝梢总数的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