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产前2-3 周,日粮中应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降低钙的水平。
二、产前l 周对年老体弱及有过胎衣不下病史的牛,应肌肉注射1 次维生素D 。
三、对经产母牛,不论体质强弱,产后都应立即补钙、补糖,可有效地预防胎衣不下的 发生。一般母牛产后立即静脉注射25%葡萄糖500 毫升,20%葡萄糖酸钙300-500 毫升。
四、 防治措施:
1、土霉素2 克或金霉素1 克,用l 0%生理盐水500 毫升溶解,温热后注入子宫,促 使胎儿胎盘缩小,利于胎衣排出。
2、用“垂体后叶素”50-100 国际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2 小时后再注射1 次,最好是 在产后6-8 小时使用,超过l 2 小时效果不佳。也可用催产素100 国际单位,麦角新碱6-l 0 毫克,皮下或肌肉注射。
3、用l 0%氯化钠500 毫升,1 次静脉注射。
4、如用上述药物仍不见效,可试用0.5%黄色素50-100 毫升,含糖盐水l 000-2000 毫 升,静脉注射,对产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有良效。
5、中药治疗,“参灵汤”对牛的胎衣不下有一定效果。即使不脱离,以后人工剥衣,有 手到即脱的效果。中药主要成分如下:黄芪、党参、生薄荷、五灵脂、川芎、益母草各30 克,当归60 克,研为末,开水冲服。
6、手术剥衣。采用上述方法无效的病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剥离。但不宜早期进行, 因为剥衣容易损伤或感染子宫,最好是在用中药治疗后再剥离。方法是:剥衣前,先用温水 灌肠,排出直肠中积粪或用手掏尽;用绷带缠尾,交给助手拉向一侧,再用0.3%高锰酸钾 洗涤和消毒外阴部,向子宫内注入10%氯化钠500 毫升。剥离时,左手握住外露胎衣,右 手顺阴道伸入子宫,寻找子宫叶;先用拇指找出胎儿胎盘的边缘,然后将食指或拇指伸入胎 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把它们分开。剥离子宫角尖立端的胎衣比较困难,这时可轻拉胎衣, 再将手伸向前下方迅速抓住尚未脱离的胎盘,即可较顺利地剥离胎衣。剥衣完毕后,可用 0.1%高锰酸钾冲洗并注入华神康普灵20-30 毫升,以防子宫感染。必要时每天1 次,连用3 天。
上一篇: 开展立体养殖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 芹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