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草莓,改变或控制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使之正常开花结果,达到提前采收,反季节供应市场。大棚栽培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每667平方米土地产1 500千克,较露地高出1倍以上;产值比露地高出10倍多。为了延长草莓供应期,实现周年供应的需求,目前常用四种栽培形式:①促成栽培(秋末冬初11月-12月成熟上市);②半促成栽培(于2月-3月间成熟上市);③超促成栽培;④抑制栽培。虽然采用大棚生产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治早、治小、治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 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 .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50 %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布1次-2次。
红蜘蛛草莓受害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碎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萎缩,严重影响生长。防治对策:花序初显时,可喷0.3度石硫合剂,隔七天再喷一次。采果前用残毒低的20%增效杀灭菊酯5000倍-8000倍液,喷二次,间隔五天。注意采果前二周禁用农药。
化学防治
(1)土传病害(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等)。选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0倍液等灌根,每株用药量200 mL,浇灌病株穴周进行消毒。
(2)炭疽病。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1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等喷雾,在病害发生期每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3)灰霉病。选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液、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500~2,000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也可在草莓棚内使用腐霉利或其复配剂等烟雾剂80~120克/亩,于傍晚时,分散放置于棚内点燃闭棚过夜,连熏2~3次。
(4)白粉病。选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36%硝苯菌酯乳油1,000倍液、24%嘧菌·已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25%乙嘧酚悬浮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5)蚜虫、蓟马。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240克/升螺虫乙酯4,000~5,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8,000倍液等进行喷雾,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
(6)斜纹夜蛾。选用15%茚虫威悬浮剂3,500~5,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用药时间选在傍晚前后。
(7)螨类。选用20%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240克/升螺螨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8)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在草莓移栽前每亩沟施3%~5%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生长期发生危害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等低毒药剂,进行灌垄、灌根。
上一篇: 冷水花的观赏价值有哪些?
下一篇: 蚕豆的主要病害是什么,怎样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