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青枯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马铃薯叶片染病呈苍绿色,下部叶片先萎蔫,逐渐全株下垂致茎叶全部萎蔫死亡,叶脉变褐色,叶片保持青绿色不凋落。
马铃薯茎染病,出现褐色条纹。块茎染病,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蕾块,维管束变褐色,挤压时可溢出乳白色粘液,但马铃薯肉和内皮组织不分离。病重的薯块,芽眼被侵害,不能发芽.全薯腐烂。
(1)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
(2)选用抗青枯病品种。
(3)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
(5)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或爱多收6000倍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五四O六3号菌500倍液,可改变微生物群落。还可每667m^2施石灰100~150kg,调节土壤pH值。
(6)药剂防治用南京农业大学试验的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于定檀时大苗浸根;也可在发病初期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农抗“401”5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上一篇: 玉米紫叶苗如何防治?
下一篇: 大棚黄瓜靠接苗的管理要点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