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变紫,一般在玉米3叶期出现,在4-5叶时表现最明显
(1)发生症状秧苗叶片、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变紫(叶鞘呈现紫色的品种幼苗除外),一般在玉米3叶期出现,在4~5叶时表现最明显,植株根系不发达,茎秆细弱,生长缓慢,叶片由绿变紫,严重时叶片枯死。紫叶苗的危害可导致玉米空秆、秃尖,影响产量,降低品质。
(2)发生原因这是由于玉米幼苗吸收磷素的能力有限,加之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缺乏,玉米体内代谢失调,叶子中的糖转换成了花青素,叶子呈现了紫色。3叶期后低温也易发生紫苗。和15~20千克细土}昆合均匀,在玉米播种时撒在种子旁边。或与尿素、磷酸二铵等混合作种肥。
锌肥拌种先用2~3千克温水,溶解1千克锌肥,拌25千克玉米种子,阴干后播种。
科学追肥主要是根外追肥,这是发现玉米“白苗”后补施锌肥的一种好办法。浓度和用量是每亩喷施浓度为0.10/<~0.20/的硫酸锌溶液40—50
②玉米因除草剂的危害也会形成白化苗,一般应针对不同的除草剂药害,采用相应的解除措施,也可叶面喷洒1%~2%的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生长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③遗传因素引起的白化苗,对玉米经济价值影响不大,但在选育玉米新品种时,必须注意选择,生产上要避免种植该类品种。
上一篇: 防治稻田害螺的药剂有哪些?
下一篇: 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