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纹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

玉米纹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状: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温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
防治方法:(1)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2)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如渝糯2号(合糯×衡白522)、本玉12号等。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3)药剂防治 用浸种灵按种子重量0.02%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0.5kg对水20比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保护叶鞘。(4)提倡在发病初期喷洒移栽灵混剂,具体方法见移栽灵混剂使用指南。

一、症状:

  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严重时可扩展到苞叶。病斑最先在近地面的叶鞘发生,并逐渐向上部叶鞘和叶片蔓延。初期病斑呈椭圆形,后扩展呈云纹状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央草绿或草黄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长白色菌丝体。

  二、发病条件:

  阴雨潮湿天气,发病严重;在低洼、排水不良及过度密植、偏施氮肥等条件下,都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发展。

  三、防治措施:

  1、注意开沟排水,避免偏施氮肥和过度密植;2、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200—250ml或亩用30%爱苗乳油10—15ml兑水50kg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