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水质、土壤、空气是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基本环境条件,而水质又直接影响土壤的“卫生”,所以特别重要。如果劣质水长期进入农田,会恶化土壤性状,污染农田环境,导致农作物减产、变质,还通过食物链直接损害人类健康。
对灌溉水质的要求是水中不存在过量的有毒物质,不给土壤和作物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制定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详见附表。
下面介绍主要的水质指标及意义。
(1) 温度 一般农作物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6~30℃左右,所以规定灌溉温度不能高于35℃。
(2) 悬浮物 如水中固定悬浮物总量大于100~150mg/L,会堵塞土壤气孔,影响植物从土壤获得氧的能力,抑制作物生长。若喷灌植物叶面,还会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对于喷滴灌这项指标特别重要,以防止喷头和滴头堵塞。
(3) PH值 PH值的范围从1.7~14。PH=7时,水呈中性;PH值>7时,水呈碱性;PH值<7时,水呈酸性;一般农业生产PH 值的允许范围在5.5~8.5,过高过低对作物生长有影响。
(4) 有机污染物 耗氧有机物进入水体后,消耗水中溶解氧,并且在缺氧条件下腐败发酵,恶化水质,破坏水体。另外水中有机物增多、导致细菌孳生,有传播病菌的可能性。如含碳有机物进入农田,会导致缺氧,造成作物减产。如含氮有机物进入农田,水中含氮量过多,会引起作物贪青倒伏,作物体内NO3氮的积累过多,人食用后会影响健康。
(5)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指标能表示水体受到人类排泄物污染的程度和水质使用的安全程度,国家灌溉水标准规定大肠菌群在每升水中的个数小于1万个。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CJ1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25.1,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本标准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状况,将灌溉水质按灌溉作物分为三类:
一类:水作,如水稻,灌水量800M3/亩·年;
二类:旱作,如小麦、玉米、棉花等。灌溉水量300M3/亩·年;
三类:蔬菜,如大白菜、韭菜、洋葱、卷心菜等。蔬菜品种不同,灌水量差异很大,一般为200-500M3/亩。
序号 | 项目类别 | 作物种类 | ||
水作 | 旱作 | 蔬菜 | ||
1 |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 | 60 | 100 | 40,15 |
2 | 化学需氧量/(mg/L) ≤ | 150 | 200 | 100,60 |
3 | 悬浮物/(mg/L) ≤ | 80 | 100 | 60,15 |
4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 5 | 8 | 5 |
5 | 水温/℃ ≤ | 25 | ||
6 | pH | 5.5~8.5 | ||
7 | 全盐量/(mg/L) ≤ | 1000(非盐碱土地区),2000(盐碱土地区) | ||
8 | 氯化物/(mg/L) ≤ | 350 | ||
9 | 硫化物/(mg/L) ≤ | 1 | ||
10 | 总汞/(mg/L) ≤ | 0.001 | ||
1l | 镉/(mg/L) ≤ | O.01 | ||
12 | 总砷/(mg/L) ≤ | O.05 | 0.1 | O.05 |
13 | 铬(六价)/(mg/L) ≤ | O.1 | ||
14 | 铅/(mg/L) ≤ | O.2 | ||
15 | 粪大肠菌群数/(个/100mL) ≤ | 4 000 | 4 000 | 2 000,1 000 |
16 | 蛔虫卵数/(个/L) ≤ | 2 | 2,l | |
a 加工、烹调及去皮蔬菜。 b 生食类蔬菜、瓜类和草本水果。 c 具有一定的水利灌排设施,能保证一定的排水和地下水径流条件的地区,或有一定淡水资源能满足冲洗土体中盐分的地区,农田灌溉水质全盐量指标可以适当放宽。 |
1、温度 一般农作物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6~30℃左右,所以规定灌溉温度不能高于35℃。
2、悬浮物 如水中固定悬浮物总量大于100~150mg/L,会堵塞土壤气孔,影响植物从土壤获得氧的能力,抑制作物生长。若喷灌植物叶面,还会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对于喷滴灌这项指标特别重要,以防止喷头和滴头堵塞。
3、 PH值 PH值的范围从1.7~14。PH=7时,水呈中性;PH值>7时,水呈碱性;PH值<7时,水呈酸性;一般农业生产PH 值的允许范围在5.5~8.5,过高过低对作物生长有影响。
4、有机污染物 耗氧有机物进入水体后,消耗水中溶解氧,并且在缺氧条件下腐败发酵,恶化水质,破坏水体。另外水中有机物增多、导致细菌孳生,有传播病菌的可能性。如含碳有机物进入农田,会导致缺氧,造成作物减产。如含氮有机物进入农田,水中含氮量过多,会引起作物贪青倒伏,作物体内NO3氮的积累过多,人食用后会影响健康。
5、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指标能表示水体受到人类排泄物污染的程度和水质使用的安全程度,国家灌溉水标准规定大肠菌群在每升水中的个数小于1万个。
上一篇: 茄果类蔬菜番茄枯萎病有何传播途径?
下一篇: 枣树枣疯病该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