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预防和防治水稻“僵苗”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水稻

预防和防治水稻“僵苗”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4、缺钾发僵

主要症状

1.株型矮小,分蘖少。

2.叶片有不定形的赤褐色斑点,称为赤枯病,远看似火炼焦。

3.根系老化腐朽,后变黑腐烂。4.病株易拔起。5.重病田常和胡麻叶斑病并发。

发病原因

1.土壤有效钾含量低。

2.重氮轻钾,氮钾比例失调,钾氮比越低,病越重。

3.中毒发僵和冷害发僵根系生长差,减少钾素吸收,常与之伴随并发。

防治措施

1.增施早施钾肥。

2.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砂田掺泥,泥田掺砂,改良土壤理化性状。3.浅水勤灌,提高地温,增加氧气。4.发病立即排水,增施磷钾肥,中耕,搁田。


5、缺锌发僵

主要症状

1.基叶尖干枯,随后下部叶出现褐色锈斑块。

2.出叶慢,心中卷曲、失绿白化,老叶叶脉发脆易折断。

3.稻株变矮,迟不分蘖。

4.根细短,如与中毒发僵并发,变黑褐色。

发病原因

1.有效锌含量低。

2.土壤pH值偏高,锌的溶解度降低。

3.尿素水解增加碳酸根浓度,抑制秧苗对锌的吸收。

4.大量施用石灰,锌被碳酸钙颗粒表面固定。

防治措施

1.增施锌肥。

2.缺锌的土壤,氮肥施用氯化铵、硫酸铵等生理酸性肥料。

3.磷肥和锌肥配合施用,改善磷、锌平衡,提高对磷、锌的吸收利用。

6、冷害发僵

主要症状

1.秧苗细长软弱,淡绿带黄,簇立不发。

2.叶尖干枯,严重时有不规则斑点,并从叶尖向基部沿边缘枯焦。

3.稻根褐色,新根少。

4.昼夜温差大时,出现节节白或节节黄。

发病原因

1.插秧太早,或插秧后遇低温寒潮(日均温<15℃>

2.丘陵山区冷水田、山荫田的土温和水温低,肥料分解慢,容易引起冷害型发僵。

防治措施

1.培育壮秧,日均温在15 ℃以上栽秧。

2.返青后浅灌勤搁,增温增氧,促使发根分蘖。

3.山垄田开环山沟,冷水田开避水沟,排除泉水冷水,降低地下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