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鸡肠道而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但以17—40日龄的雏鸡易感。经口食入含有绦虫卵囊的中间宿主(绦虫存活的动物体:如蚂蚁、金龟子、彖蝇、蛞蝓)而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均易引起本病的发生,近年来成年鸡发病较多。
a、症状和病变
鸡感染后食欲降低,渴欲增加,消瘦,贫血,下痢,四肢无力,有的鸡粪便中有血样粘液,重症鸡两肢瘫痪,以后发展到头、颈扭曲,运动失调,终因极度瘦弱或伴发其他病而死。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以感染虫体的数量和鸡的抵抗力大小表现产蛋率下降或停止,蛋壳颜色变浅,体重增长缓慢,最突出的症状为黑色粪便上有乳白色圆形虫卵,有蠕动感。剖检可见肠粘膜肥厚,肠腔,内有多量粘液、恶臭味,粘膜贫血,大量虫体寄生可引起肠阻塞,肠粘膜遭受破坏,引起肠炎。肠壁上可网球大小不一的黄灰色结核样结节,结节中央有一小凹陷,此常有虫体寄生存在,或填充着黄褐色凝乳状栓塞物,亦有变化为疣状溃疡者。
b、【治疗】:
防治
对鸡绦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⑴定期驱虫
在流行地区或鸡场,应定期给雏鸡驱虫。丙硫苯咪唑对赖利绦虫等有效,剂量按15毫克/公斤体重,小群鸡驱虫可制成丸逐一投喂,大群鸡则可混料一次投服。
⑵消灭中间宿主
鸡舍、运动场中的污物、杂物要彻底清理,保持平整干燥,防止或减少中间宿主的滋生和隐藏。
⑶及时清理粪便
每天清除鸡粪,进行堆沤,通过生物热灭杀虫卵。
对病鸡可采用下列药物驱虫【治疗】:
①丙硫苯咪唑,15-25毫克/公斤体重;硫双二氯酚,100-200毫克/公斤体重;氯硝柳胺,50-100毫克/公斤体重;吡喹酮,10-20毫克/公斤体重。按以上剂量酌情使用其中一种药物拌料一次投服,48小时内虫体可全部排出。
②溴氢酸槟榔素,3毫克/公斤体重,配成0.1%水溶液供病鸡饮服。
③中草药槟榔和仙鹤草,驱绦虫均有效果。槟榔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使虫体失去吸附肠壁的能力,同时它能促进胃肠蠕动而产生腹泻,有利于将麻痹的虫体排出。用槟榔驱绦虫一般可以粉剂拌入饲料内给予;也可煎剂用细胶管插入鸡食道内灌服,也可注射到嗉囊内,药的用量为1克/公斤体重。
槟榔煎剂的制法是用槟榔粉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成750毫升槟榔液,用纱布滤去药渣,冷却后待用,用药量为每公斤鸡重15毫升。一般用药后10-30分钟内开始排虫,持续2-3小时排完。用煎剂进行大群驱虫时,必须先以10-20只鸡做小群驱虫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全群投药。如用药过量,一般在投药后15-30分钟即出现中毒反应,其表现是口吐白沫、发抖、站立不稳等,抢救时应尽快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中毒症状可在几分钟内消失;若抢救不及时,病鸡已经倒地抽搐,往往抢救无效而死亡。对瘦弱鸡驱虫,要适当减少药量。
仙鹤草主要作用于绦虫的头节,对颈节和体节也有作用,能迅速穿透绦虫体壁,使虫体痉挛致死。因此可试用该药煎汁灌服。
上一篇: 什么是放射性损伤?
下一篇: 白术花叶病的病原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