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蚜虫的生活习性:
高粱蚜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吸食营养,初期多在下部分叶片为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面和茎上,油光发亮,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繁殖速度快,一年可繁殖十至二十代。
周年活动翌年4-5月地温达10℃左右时,越冬为害 卵孵化为干母,在荻草上取食、繁殖 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雌蚜迁入高粱田,初在下部叶片背面为害,后逐渐向上部及全田扩散,繁殖10多代,秋季高粱近成熟时,有翅蚜迁回荻草。气温降至14℃左右时,在高粱、荻草 出现性蚜,交配后其上产卵越冬,但在高粱上的越冬卵,来年孵化后因无食物而死亡。田间有4次迁飞高峰:第1次为高粱苗出土后,由越冬寄主迁入,造成点片发生;第2次高粱苗6-10片叶时,田间扩散;第3次高粱12-16片叶时,田间扩散,猖獗为害;第4 次高粱近成熟时,部分蚜虫回迁 越冬寄主。
高梁蚜虫生活习性:高粱蚜虫寄生在寄主作物叶背取食营养,初发期多在下部叶片为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叶背布满虫体,并分泌大量蜜露,滴落在下部叶片和茎上,油亮发光,故称"起油株"。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造成叶色变红,"秃脖"、"瞎尖",穗小粒少,籽粒单宁含量高,米质涩,严重影响高粱的产量与品质。高梁蚜发生世代短,繁殖快,每年可繁殖16~20余代北方以卵在荻草上越冬,南方以成虫及若虫在为害株的茎秆及叫鞘内越冬,广西南部全年都可繁殖为害。北方荻草上的越冬卵,春季地表温度达l0℃左右时孵化成荻草地下根部取食,以后逐渐上移嫩茎、幼芽上孤雌生殖为害。第二代以后产生有翅孤雌蚜及无翅孤雌蚜,当5月高梁出苗后,即迁往高梁田繁殖为害,每头孤雌蚜平均产仔70~50头,夏季5天即可完成一代。高梁蚜一年有4次迁飞扩散高峰,除春、秋两季迁入、迁出外,在高梁田内有2次迁飞扩散,第一次在6月末7月上旬,扩散范围小,虫量少。为点片发生阶段,是早期防治的最适期。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这次扩散面积大,有虫株率及蚜量增长较快,是田间为害的高峰期。9~l0月产生有翅雄蚜迁回荻草与无翅雌蚜交尾产卵越冬。
上一篇: 豆角枯萎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 植保服务组织有专门设备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