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再生稻再生季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

再生稻再生季管理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择良种。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再生力强的水稻品种。通过审定,适宜于湖南作中稻种植、再生力强的品种有Y两优1998Y两优9918等。

2.适时早播。中稻适时早播是再生稻高产的的关键技术,Y两优1998要求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机播机插于3月中下旬育秧,每亩用种量3斤;湿润育秧于3月下旬至4月初抢晴播种,每亩用种量1.5-2.0斤,直播机收田于45日至10日播种,每亩用种量3斤。

3.施足促芽肥。促芽肥关系到再生稻的数量和质量,施肥期和施肥量很有讲究,施早了中稻晚熟,施迟了腋芽发育差;施多了中稻贪青疯长,施少了腋芽发育数量少。Y两优1998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期为中稻抽穗后25天左右,最佳施肥量为每亩用尿素30斤,施肥时做到田间有浅水,植株干露珠,因苗施肥,高抛撒匀。只用氮素肥料,提高中稻植株含氮水平,为再生稻腋芽萌发提供物质保证。

4.把握收割时期。施肥后7-10天就是中稻收割适期。不要因禾叶绿而延误收获期,延误时间长,再生稻产量就降低。收割时间重点看中稻成熟度,成熟85-90%,最青的谷粒进入腊熟期就可收割。中稻成熟90%就可达100%的产量,推迟收割,收获的产量逐渐降低,对再生稻的萌发更加不利。待到枯黄期收割,腋芽的成活率就大为降低。

5.提高出苗率。把握收割期是提高出苗率的一个措施之外,一是掌握留桩高度,一般留桩高度30-1000px,最佳位置于茎秆倒二节的节间下部,力求倒二叶腋芽发育成穗,做到割齐割平;二是稻田不陷脚,施促芽肥后,稻田管水以干为主,干湿交替,既保持根系活力,又提高稻田承重能力,收割时不伤稻根,不压茎秆。三是以人工收割为最好,采用机收更加做好中稻后期水份管理,收割机经过处,做到稻蔸不入泥,稻草不压桩。当天收割当天处理到位。四是放水润田。防人畜为害,收一丘田,溉一丘水,力争隔夜出苗,七天成丰产苗架。

6.加强田间管理。再生稻有苗就有产量,中稻收割正值高温季节,收割后立即灌水防止高温伤苗,促再生稻早发、快发、多发。中稻收割3天左右,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促叶壮蘖、长大穗。形成丰产苗后,可采用浅水勤灌、干湿交替,切忌灌深水,提高根系活力,力求优质高产。

7.加强中稻病虫防治。中稻田间主要防治对象是稻飞虱、纹枯病、二化螟、卷叶螟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既影响中稻产量,又影响腋芽生长发育,要于中稻抽穗前彻底防好,做到不带病源、不带虫源进入再生稻田。中稻病虫防治好,再生稻可不防治病虫,遗留的病虫源早对症用药,夺取高产丰收。

喷施水稻高产宝。水稻高产宝是国家科技部立项,含新技术产品,是新一代创新型水稻专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具有提高光合效率、改善水稻品质,控制重金属吸收、缓解药害,加速营养运转,提高水稻产量等多种功效。中稻于抽穗前结合防病治虫施用,再生稻于抽穗70%左右结合每亩谷粒饱100克,水稻高产宝2小包,兑水喷施,以利提高两季产量,提高中稻成熟期,提高稻米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就湖北省现有主栽杂交稻组合而言,再生稻一般宜在海拔350米以下,九月上旬旬均气温≥25℃,中旬≥22℃,下旬≥21℃,秋季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主要包括宜宾以下的长江河谷,犍为以下的岷江、内江以下的沱江、遂宁以下的涪江、南充以下的嘉陵江、渠县以下的渠江流域海拔350米以下的河谷浅丘、平坝区,以及长江南岸海拔400米以下河谷与深丘各地,及其它小气候热量条件好的地方。

  二、加强头季稻中后期田管。重点要搞好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对于底肥和前期追肥不足,苗架较差的田块提倡补施穗肥。要特别注意蓄水防伏旱。要加强对头季稻中后期纹枯病、飞虱等病虫害的测报,并适时用“井冈粉”或“纹枯净”防治纹枯病,用“大功臣”对飞虱普防1-2次。此外,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亩用“920”1-2克,兑水50公斤喷施,对头季稻和再生稻有“双增”的效果。

  三、及时足量施好促芽肥和发苗肥。一般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天(即收获前10-15天)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头季稻长势较差或穗子较常年明显增大的田块宜早施、多施,反之,可适当迟施、少施。在施足促芽肥的基础上,在头季稻收后的当天或翌日增施一次发苗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或粪水20-30担。

  四、坚持头季稻完熟看芽收割。为准确掌握收割适期,可采用剥检芽子的办法,凡蓄留临界期前籽粒虽已黄熟,但倒二、三节位芽普遍未达到3厘米时,应适当延迟收割,若已到3厘米,则黄熟即应抢收。

  五、高留稻桩,保留倒二节芽。我省稻区主栽组合株高一般为110厘米左右,留桩高度以33-40厘米为宜。收割时要做到灌水打谷,勤出桶,保护好稻桩。

  六、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头季稻收获后,要及时搬出稻草,尽快扶正稻桩,消除杂草,防止畜禽践踏稻桩,同时要及时捶湖田埂,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在再生稻始穗期,每亩用“920”1-2克兑水喷施,促进早抽穗早开花,以避过低温对再生稻开花授精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再生稻田螟虫、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等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