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的整个生育期可分为两个阶段,7个时期。两个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为发芽期,幼苗期和葱白形成期,生殖生长阶段包括返青期,抽薹期,开花期和结籽期。
(1)大葱发芽期
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出土伸直为发芽期,在适宜条件下,历时7~10天。需7℃以上有效积温140℃。为加速大葱种子发芽和出土,次期要求较高的温度和湿润的土壤条件。最适温度20℃左右。
(2)大葱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定植为幼苗期。秋季播种育苗。到第二年夏季定植,幼苗长达8~9个月。为便于管理,可将幼苗期再划分为幼苗前期,休眠期和幼苗生长盛期。幼苗前期是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越冬,需40~50天,次期幼苗小,对不良条件的抗逆性较差,要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幼苗生长,避免畦面过干引起幼苗吸水不足而枯萎,休眠期从越冬到翌年春返青,休眠期长短因地区而异,次期外界气候寒冷,葱苗休眠不生长,在管理上应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受冻死苗。从返青到定植为幼苗生长盛期,历时80~100天,次期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在浇返青水,追施提苗肥的基础上,注意间苗和中耕松土,特别是后期要控制土壤水分,少浇水或不浇水,防止秧苗拥挤,徒长和倒苗。
(3)葱白形成期
从定植到大葱冬前停止生长。历时120~140天。定植成活后植株生长比较缓慢,进入8月中,下旬,秋凉以后进入旺盛生长期,次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水肥管理,培土软化的适宜季节,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水肥,浇水,及时分期培土,促进植株生长,加强葱白形成和软化。当平均气温降到4~5℃时,叶身生长趋于停顿,但叶身中已形成的有机物质仍向葱白中转移,葱白生长速度减缓,大葱进入收获期。植株生长适温20~25℃,在此温度下叶身和全株重量增加最快,13~20℃最适于假茎膨大。
(4)返青期
翌年春季气温达到7℃以上时,植株开始返青生长到花薹露出叶鞘为返青期。返青期植株不再分化新叶,但应确保已分化的叶鞘包裹着小叶茁壮发育,以便为大葱种子苗期的生殖生长奠定营养基础。次期管理的重点是加速大葱种株已有功能叶片的发育,及时浇返青水,追施提苗肥,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返青期历时30天左右。
(5)抽薹期
从花苞露出叶鞘到始花。次期的生长重点是花薹和花器官的发育。在返青期浇水,追肥的基础上,次期应控制浇水,追肥,避免花薹旺长,若肥水控制不当引起花薹旺长后,花薹高而细,抗风性差,后期易倒伏和折断。花薹粗矮健壮,有利于提高葱种产量。
(6)开花期
从花序始花到谢花为开花期。每一朵花的花期为2~3天,一个花序的花期约15天左右。开花期的长短与种株大小和开花期温度高低有关。种株大,花球就大,花数就多,花瓣就长。温度高,开花进程就快,花期就短。花期适温为16~20℃。次期是提高大葱产量的关键时期,要尽量使其充分授粉,提高结实率和结籽率。大葱属虫煤花,靠昆虫频繁活动来传播花粉,为柱头受粉,使其受精结籽。为保证有益昆虫的活动,花期尽量不打药或少打些高效低毒农药,以利于昆虫的正常活动和传粉,也可以放峰或人工辅助授粉。
(7)结籽期
从谢花到大葱种子成熟为结籽期。需20~30天。次期是提高葱种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在管理上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尽量保护和延长功能叶寿命,提高种子饱满度和千粒重,提高葱种产量和质量。
上一篇: 如何获得优质高产蜂蜜?
下一篇: 如何防治牛骨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