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秋后管理技术? 棉花

棉花秋后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抗旱防涝: 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这一时期0~40厘米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5%以上,只有这样棉花的各项生理功能才能正常运行。若低于这个指标就要浇小水或隔行浇水,在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秋雨过多对棉花造成的涝害,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保养根系,减少烂铃。

二、中耕松土 雨后或浇水后的棉田,地面板结,通透性差,根系活力下降,可用畜力浅中耕或人工锄地(松土宜浅不宜深)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同时结合松土,进行培土壅根,可有效增强棉花的抗倒能力。

三、根外追肥 充分利用叶片的吸收功能,进行叶 面 喷肥,以弥补根系吸收养料的不足,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棉花成铃率。重施花铃肥,以满足棉花结铃时对养分的需要;补施桃肥,棉花成桃时对钾肥需求量多,由于消耗了大量养分,不少棉田出现了缺肥早衰的现象,如不及时补充养分,难以实现秋桃盖顶;适时喷肥防早衰,8月至9月上旬,每隔5~6天,喷施一次1%的尿素水,重点喷施于中上部叶片背面,晴天在下午4点以后喷施,阴天可全天喷施,切忌在气温高、光照强时喷洒,以免喷后水分蒸发过快,浓度骤增出现烧叶现象。

四、及时整枝、推株并垄 主要是去除棉株下部老叶和空棉枝,并打掉棉枝群尖。对于枝叶繁茂、密度偏大的棉田还应在雨后趁土壤湿润时采取推株并垄的措施,即将相邻的两行棉花推并在一起,呈“八”字形,使并在一起的棉花两侧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

五、防止贪青晚熟 棉花生长后期因为群体过大、氮肥施用过多、过晚、棉株生长过旺易造成贪青晚熟,晚秋桃增多,导致棉桃不能正常开裂,影响棉花品质。对晚熟棉桃应喷施乙烯利溶液进行催熟,应在“寒露”至“霜降”前后、平均气温连续3天在20℃以上、80%以上棉铃达40天以上时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