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瓜果园艺 > 其他瓜果 > 巴西果实生苗繁殖育苗技术 其他瓜果

巴西果实生苗繁殖育苗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巴西果又称鸡蛋果,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是采用以实生苗繁殖育苗。具体操作如下:

1、选种

选择所发展的品种中完全成熟的果大、多汁、皮薄、无病虫害的果实,取出种子晾干,并挑选其中粒大饱满的作种子。当年选择的种子尽量在当年育苗。育苗时间一般选择在3-4月,或8-9月。育苗宜选用10×15厘米的塑料袋。

2、催芽

种子用清水浸泡2-3天,用手搓洗脱去种子外层胶质。每公斤种子用7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再浸种约30分钟进行消毒杀菌。然后将种子均匀撒于催芽床土上后覆盖一层1-2厘米的细河沙,再盖上一层约5厘米厚的稻草,然后浇透水。播种后一般每3天浇水1次。播种时掌握再18-22℃为宜,如果当时气温过低,则建小拱棚对苗床进行保温。如果温度略高,则可搭建遮阳网,以适当降低日间温度。种子播后10天左右萌动时,则除去覆盖的稻草。

3、移栽

待苗长到子叶稳定时,便可从催芽床上移栽到育苗袋。要注意移苗前对苗床浇透水,以便提苗时容易保护幼苗根系。移栽入育苗袋后,要及时淋足定根水。移栽后每2天浇水1次,每15天交替用7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20克等杀菌剂,加入48%锐虫清(毒?辛)10毫升及优质叶面肥对水15公斤喷叶茎,以防病虫害及促进根系、茎叶生长。

4、出苗

幼苗约生长70天,茎粗可达0.3-0.5厘米,高度约50厘米时,即可出苗到大田定植。但注意出苗前20天要逐步减少苗圃的萌蔽度。起苗时要淋透水,移栽时宜剪除1/3叶片量。

为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有卷须,单叶互生,具叶柄,其上通常具2枚腺体,聚伞花序,有时退化仅存1~2花。花两性,单性,偶有杂性,萼片5,常成花瓣状,其背顶端常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有时无,花冠 与 雄蕊之间具1 至数轮丝状或鳞片状副花冠,有时无;内花冠各异;雄蕊通常5;雌蕊由3~5 枚心皮组成,子房上位,生于雌雄蕊柄上 ,1室,具数枚倒生胚珠 。夏季开花,花大,淡红色,微香。果为蒴果,室背开裂或为肉质浆果。鲜果形似鸡蛋,果汁色泽类似鸡蛋蛋黄,故得别称“鸡蛋果”。

实生繁殖育苗是目前生产上最常使用的繁殖方法。

1.种子的生活力

种子发芽率高意味育出的苗多,而种子的生活力是通过种子发芽率来了解的。种子的生活力与种子贮藏时间及贮藏条件有密切关系;种子贮藏时间越长,发芽率越低,最长存放时间为6年,发芽率为35%;含水量为9.1%的种子,用塑料袋密封后,放在20C,相对湿度为50%条件下1年,种子发芽率还可达72%;种子的发芽率会因产地而异。实生苗繁育最好是当年种子当年育苗发芽率高,可达95%以上。

2.选种及育苗时间

在果实成熟期,从株形茁壮、产量高、无病虫害优良母株上选择完全成熟、果大、汁多、皮薄、无病虫的果实,取出种子洗净凉干,弃瘪粒,选粒大饱满的作种。育苗时间一般春播3—4月,秋播在8~9月;地膜覆盖育苗的春播在2月下旬,秋播可延迟至10~11月。

3.苗圃的选地和整理

苗圃应选在运输方便,地势平坦或缓坡,排灌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土壤深翻暴晒5~7天。耙细起畦。畦高20厘米,宽80—100厘米。畦间留宽40厘米的小路。清除圃内石块、树根等杂物。起畦时每100平方米苗圃施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7.5千克,并与表土充分混匀,平整畦面。若选择营养袋育苗方法的,则选用10厘米×15厘米的塑料袋,袋四周及袋底部留有足够的排水孔,将已充分混匀的肥土装袋,每6袋为一行,每100行为一畦,畦间留40~50厘米过道,以便管理。

4.种子处理

种子用水浸泡2~3天,用手搓洗脱净种子外层胶质。每千克种子用10~15克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拌种。拌种20~30分钟后即可播种。

5.种子催芽

催芽床整理好后,把种子均匀撒在催芽床上,覆盖一层1~2厘米的细河沙,再盖一层5厘米的草,充分浇透水。在催芽床周围用塑料薄膜围成布墙,高度在60厘米,保湿防鼠。搭建荫棚或以遮光网遮荫,保持40%~50%的荫蔽度。播种后每3天浇一次水,打开荫棚通风1天,下午7:00封棚,7~10天后种子萌动,并且部分出土,此时除去盖草和塑料布墙。播种时温度为18~22℃时,土壤保持湿润,播后1周即开始生根,约经20天发芽,发芽率在80%以上。

待苗长到子叶稳定时,便可从催芽床上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