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怎样有效防控应激反应 其他家畜

怎样有效防控应激反应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鸡热应激的预防措施: 建设蛋鸡舍时候应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建设,有利于鸡舍温度的调控,维持蛋鸡对温度的需求。

(1)通风设施的完善

民房改建的鸡舍合理流出窗口大小,开窗通风,必要时候加设风扇加强通风,安装有通风设备的以.纵向通风为好。通风换气是降低舍内温度,调节湿度和空气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条件的可加设湿帘以利于降温。

(2)给予充足的清凉饮水

夏季气温高时蛋鸡需水量很大,有条件的最好采用乳头自动饮水器。设备简单的可以用清凉干净的地下水也可。注意乳头式饮水器的鸡舍在天气热时候可以每隔1~2小时水管末端放水一次,以保证鸡只饮到清凉饮水。热应激时的机体散热,80%是靠蒸发散热的,水是体热的载体,散热同时也散发掉大量的水分。

(3)合理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适当将日粮中蛋白提高1%~2%,降低能量饲料比例(玉米比例控制在50%左右),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用量,尤其是要提高维生素c、E、AD3的用量。实验表明,高温季节饲料中添加0.2%的维生素c,可以减少肾上腺类固醇的分泌,降低热应激死亡率近10%。同时补足矿物质需要也是预防高温应激产蛋率低、产软壳蛋的主要措施。 为了维持鸡体酸碱平衡需要,高温季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o.2%的碳酸氢钠。为防止水盐代谢紊乱,也可在饲料中补充补液盐或0.2%的氯化钾。

(4)抗生素的适当应用

特别高温的季节,可以在日粮中添加杆菌肽锌、黄霉素(50毫克每千克饲料)。

(5)适当的降低饲养密度

降低饲养密度也是防控高温应激的措施之一。可把养殖密度控制在正常密度的80%左右,这样有利于鸡体散热,减少应激。

(6)保持鸡舍内环境卫生

及时清理鸡粪,及时消毒。高温季节细菌繁殖快,勤打扫勤消毒,利于鸡只健康也会适当的降低温度。

二、猪应激的预防措施

1、原栏留养,同窝保育 哺乳仔猪18-20日龄时,随着母猪泌乳量和乳汁质量的下降,就应当及时断奶并转入保育阶段。断奶时,应首先把母猪赶下产仔床,将仔猪原栏留养1-2天,以减少转栏时的离母、寂寞和环境应激。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后,最好同窝仔猪转入同一保育栏,不要合群补栏,以防仔猪大欺小、强欺弱和互相追咬等现象的发生。

2、及时补料,搞好保健 哺乳仔猪10日龄时即可开食诱饲,以激活胃内胶源蛋白和各种酶剂,增加胃内容积。断奶仔猪转入保育栏(高床仔猪保育栏)3-5天后,利用仔猪进入旺食的时机,在保育阶段,采取少喂勤添的饲喂方式,少吃多餐,日喂5-7次,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到日喂3-5次,既要防止保育仔猪过食性腹泻,又要预防饥饿性拉痢,仔猪断奶后在日粮中添加“自强宝”会对仔猪保育期应激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提高保育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强化程序免疫,搞好预防驱虫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的第2-3天(即仔猪21-23日龄时)后,按免疫程序给仔猪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链球菌的免疫接种,在注射疫苗期间应供给仔猪电解质+维生素C+白糖水溶液,以免仔猪发生注射应激和疫苗反应。与此同时要适时搞好定期预防性驱虫和去势工作。

4、调节猪舍温度,保持通风良好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仔猪卧场要铺设一定范围的垫板,防止仔猪就栏随卧,引起腹泻和咳喘等疫病。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适时调节猪舍温度,每周减少2-3℃。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搞好防寒保温。同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生活环境。

5、坚持科学管理,搞好仔猪调教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也是仔猪从半寄生生活转入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吃喝拉撒均无定律。因此,饲养管理人员从仔猪转栏开始,就要精心调教仔猪,使仔猪吃喝拉撒养成"四定位"的生活规律,为搞好仔猪防寒保暖,在猪栏卧场上面,安装一只150-250W的红外线灯泡,提高猪舍温度,保证仔猪安全越冬。此外,冬季采用夜间轰猪,让仔猪自由活动,也是增强仔猪体能的好办法。这样一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能使仔猪养成良好生活规律,又能加快仔猪生长发育。

6、搞好环境消毒,控制疫病发生 仔猪转入保育栏前,对保育舍、保育栏,采用熏蒸和喷洒等消毒方法。对于保育舍的粪污、饲具、保育栏及垫板等物体进行强化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经1-3天通风清舍,清除异味。再将仔猪转入保育栏。对于面积较大、保育栏设置较多的保育舍可根据情况,采用双效季胺盐、腆类等异味较小的消毒药进行刷试消毒,在以后的保育过程中,每周消毒1-2次。消毒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交替使用。同时饲养人员要随时观察猪群体况,注意疫情监测,及时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