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养。池塘单养罗非鱼,方法比较简便。养殖措施,可采取一次放养,分次捕捞,捕大留小的方法。放养密度,一般水深1~1.5米深的池塘,每亩放养早繁鱼种3000~4000尾或越冬鱼种2500尾左右,饲养5个多月,每尾可达250克,一般亩产400~500公斤,高的可达700公斤以上。
2.混养。罗非鱼和“四大家鱼”及鲤鱼等品种进行同池混养,可以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质,并能发挥与其它鱼类的互利作用,而达到促进生长,提高效益。混养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以罗非鱼为主,混养其它鱼类。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早繁鱼种2000~2500尾,或越冬鱼种1500~2000尾。其他鱼:鲢(规格250克/尾)250尾,鳙(仙格250克/尾)30-40尾,草鱼(规各500克/尾)50尾,鲤鱼(规格13厘米/尾)10尾。亩产塘鱼可达到600~800公斤,其中罗非鱼占70%~80%。
另一种以家鱼为主,混养罗非鱼。利用水质较肥的池塘,在不降低主养鱼放养密度情况下,放养一定数量的罗非鱼。放养数量随各地养殖方法不一样而不同。一般在亩产750公斤的高产鱼池中,每亩可混养罗非鱼越冬鱼种400~600尾,或混养早繁鱼种800~1200尾,一般可亩产罗非鱼150公斤以上。
1、鱼种投放
罗非鱼的混养:主要指养殖四大家鱼为主,罗非鱼仅作为搭配品种进行养殖。在以肥水鱼养殖为主的池塘中,当水温恒定在18度以上时即可放养,规格以越冬鱼种为主,规格可大可小,从10~50克不等。早繁鱼苗也可放养,但不能小于3克/尾。放养密度一般每苗可放200~1000尾,视其他鱼种放养情况而增减。一般养殖4~6个月,个体可达250~500克以上。
罗非鱼的单养:单养大规格的越冬鱼种,放养规格为50~100克/尾,亩放养1500尾,搭配少量的鲢、鳙鱼等,养殖三个月左右即可达500克的上市规格,亩产可达500~800公斤。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饵料系数1.5左右。
单养当年早繁鱼苗,放养规格为3~5克/尾,投喂罗非鱼配合饵料,养殖后期开增氧机。养殖5个月左右可达500克的上市规格,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饵料系数1.5~1.8。
2、投饲
养殖罗非鱼最好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饵料,要求饵料营养全面、新鲜、不变质。日投饵量在个体重100克以前为鱼体重的3~5%,100克以后为鱼体重的2~3%。投饲要做到“四 定”。定时:每天上午和下午分两次投喂。定质:选购质量保证的饵料。定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定位:投饵位置要相对固定。
3、养殖水环境的监测和水质管理。
养殖水环境的监测是把传统的养殖生产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精养鱼池与肥水养鱼池、净化池的有机配比结合,应用先进仪器实行对养殖用水的水质检测,并应用生物技术对池塘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循环使用,即通过投放光合细菌、消化菌等有益菌种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减少养殖池塘用水的排放,防止养殖自身造成的污染,使整个养殖过程符合环保的要求。
养殖过程中还可通过养殖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定期补充新水的办法使水质达到要求。
4、病害防治。
积极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一是做好前期预防工作。
①鱼种进入池塘前均用3%食盐水浸洗10~20分钟。
②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0天亩施生石灰20公斤。
③投喂药饵,每隔15天左右,使用50公斤饲料混合大蒜素150可,加工成药饵,连喂3天,由此预防体内寄生虫。
二是实施免疫防治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减少抗生类以及其他容易污染环境或降低产品质量的药物的使用。
一旦发现病害,应请专业人员检测,弄清是哪种病才对症下药。用药要慎重,不能使用禁用药物。
上一篇: 黑豆保健食品制作技术有那些?
下一篇: 谷子重茬减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