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期管理技术
1、清棵蹲苗。花生清棵蹲苗就是把幼苗周围的土扒开,使两片子叶露出地面,解放第一对侧枝,发挥其结果优势。通常第一侧枝被埋在土内,节长不壮。清棵后,使两片子叶外露,经阳光的照射,茎枝粗壮,节间短,第一对侧枝早生快发和二次枝分生,花芽分化早,有利于花早、花齐、果多、果饱。清棵的深度,以露出两片子叶为标准。清棵时不要损伤或碰掉子叶,以免影响第一对侧枝的发育。
2、中耕除草。齐苗时,结合清棵进行锄地中耕,雨后及时松土破板。清棵后15--20天,第一对侧枝果针已入土,第二次侧枝果针长出来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这次中耕要求行间深锄,株间过垄浅锄,培土迎针,除净杂草。垄种花生,清棵后,浅锄垄背,深锄垄沟。地膜覆盖的花生田,当膜里出现杂草时,一方面加强薄膜盖土,使其严密不透气,同时在杂草发生处采取“以土压草”的办法,抑制其光合作用而导致黄化枯死。
3、注意防治蚜虫、蜘蛛、螨类和地下害虫。蚜虫、蜘蛛、螨类可用800倍的氧化乐果或10%的蚍虫林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象鼻虫可用辛硫磷、敌百虫拌毒谷或毒麸于傍晚撒于花生棵周围进行防治。
花生苗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也是有效花芽大量分化的时期。此期管理以培养壮苗为目标,促根早扎、促苗早发、促花芽分化。为开花下针打好基础。其主要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一、查苗补苗:苗出齐后,立即差苗补缺,进行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
二、清棵定苗:花生的产量主要由第一、二对侧枝上的荚果形成。第一对侧枝在花生出苗后3~5天就开始生长,出苗后要及时将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和叶腋侧芽露出地面,促使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同时也清除护根草,减少蚜虫为害,从而也减轻病害发生。清棵的深度,以露出两片子叶为标准。清棵时不要损伤或碰掉子叶,以免影响第一对侧枝的发育。结合清棵进行定苗。
三、灭茬除草:麦收后要及早进行中耕灭茬、锄草保墒,以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发育、根瘤形成。将垄内的土锄向垄间,控制早期花的下针。化学除草可亩用普天乐33克或单双除草29克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喷药时一定要准确,均匀,防止重喷、漏喷,以免作物出现药害。
四、浇水追肥:套种花生麦收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壮苗早发,可亩追施花生配方肥20~25公斤或尿素7.5~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以开沟施入为好。墒情好则不必浇水,墒情差施入后5天无雨要及时浇水。
五、防病治虫:麦收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苗期根腐病、茎腐病;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可用辛硫磷、地害清拌毒饵于傍晚撒于花生棵周围进行防治。
上一篇: 胡萝卜缺钾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梨木虱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