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是什么?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特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病原特点

1.1 种类 布氏杆菌共分为牛、羊、猪、沙林鼠、绵羊、犬和驯鹿布氏杆菌 7 种, 在我国发现的主要为前三种。

1.2 形态 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

1.3 抵抗能力 布氏杆菌排出体外, 对外界环境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在胎衣中能存活 4 个月, 在水、土、粪、尿中存活 3 个月, 在皮毛上存活 1~4个月, 在冻肉中存活 2~7 周, 在乳中存活 10 天至1 年。因此奶牛场生活和生产环境一旦遭受布氏杆菌污染, 不论人或牛, 在几个月内都有被感染的可能。布氏杆菌对光、热及化学消毒药剂很敏感 , 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 70℃ 条件下 10分钟即可死亡, 阳光直射 1 小时即可死亡, 在腐败病料中可迅速失去活力。

2 流行特点

2.1 易感差异 母牛较公牛易感, 成年牛较幼年牛易感, 性成熟的牛和体弱牛较易感染。

2.2 传染来源 病牛和体外病原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布氏杆菌喜欢在生殖器官 - 子宫和睾丸中繁殖, 特别偏爱怀孕子宫, 致使胚胎绒毛发生坏死, 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动, 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布氏杆菌病最危险之点是患牛有时几乎不表现症状, 但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 ( 乳、精子、阴道分泌物、粪、尿等 ) 不断向外排菌, 待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大量病原菌, 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

2.3 流行差异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新疫区常使大批妊娠母牛流产, 可达 50% ; 老疫区流产减少,但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屡配不孕、睾丸炎等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