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影响猪育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猪育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品种:优良早熟品种一般都比晚熟品种增重快、省饲料、屠宰率高。

  2)经济杂交:选择适宜的经济杂交组合,利用杂种猪的杂种优势生产肥猪,是提高育肥效果的有效措施。

  3)饲料:饲料的数量和品质以及日粮的合理搭配,对育肥效果影响极大,特别是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育肥猪,尤其是4月龄以前的育肥猪影响更为显著,4月龄以后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对育肥猪的影响逐渐加大。

  4)分群:一群育肥猪饲养一段时间以后,往往会出现大小、强弱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分群,常能影响“掉队猪”的发育。

  5)驱虫:驱虫对提高育肥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关系重大。整个育肥期最好要驱虫两次,第一次在断奶后,第二次在催肥前。

  6)去势:育肥猪都要进行去势。公猪不去势,不仅影响增重,且会降低肉的品质,母猪不阉割,每隔20多天发情一次,也影响增重。去势公猪和不阉割的母猪比较,前者增重较后者快10%,阉割公猪比阉割母猪多产脂肪7.6%。

  7)猪食的稠度和饲喂顿数:为了增加猪的采食量,让猪快长快肥,应提倡喂稠食,生干料与水的比例为1:1.5—2。另外供给饮水。断奶仔猪日喂5次,克朗猪和肥猪日喂3—4次(“吊架子”需喂4次,“一条龙”可喂3次)。对提高日增重有利。

  8)气温与光线:实践证明,夏季育肥猪增重常比春、秋两季低3—5%;冬季猪舍温度过低也会影响增重。因此,夏季要防止暴晒,注意通风,必要时还可在肥猪身上洒水;冬季则应注意猪舍保温。另外在催肥期还应注意保持猪舍光线暗淡,以便让猪充分休息。

  9)催肥时间:育肥猪从什么时候开始催肥最合适,这主要应根据猪的品种、出圈的年龄和体重等来决定。如小型早熟品种,计划出售的体重小,当体重达到70—90斤左右时就可以开始催肥;大型晚熟品种,计划出售的体重大,则应让猪长到100—120斤左右再开始催肥。

一、品种和类型的影响 猪的品种、类型在形成和培育条件上的差异以及经济特性的不同,导致各品种和类型的猪在育肥性能上的差异。如瘦肉型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就较脂用型的猪高,因此,根据我们对猪产品的要求,选择在本地区适应性能强的品种进行饲养,是育肥的第一步,种源是育肥的基础。

二、营养和饲料的影响 营养水平的高低对育肥影响较大,各种营养物质缺一不可,其中能量和蛋白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日增重就越快,饲料报酬就越好,屠宰率也越高,但胴体脂肪含量也越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增重速度加快,但蛋白质水平超过18%以后,对日增重影响不大。蛋白质对育肥的影响关键在于蛋白质的质量,要求必需氨基酸平衡,日粮中任何一种氨基酸的缺乏都会影响增重,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矿物质和维生素对育肥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猪是单胃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2个月,应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少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