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肢蹄病的防治方法?

猪肢蹄病的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育抗肢蹄病的品种。  
  通过肢蹄结实度的选择,改良肢蹄体结构,并使整个体型发生变化,从而增加抗此病发生的可能。对体型过大,肢蹄过于纤细,单位面积支撑骨负重过大,易引起肢蹄损伤的个体,应坚决淘汰,不留种用。  
  2.改善饲料营养。
  喂给全价平衡的饲料,确保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亚油酸的供给量。要保证钙,磷足够的供给量和恰当的比例,并保证锌,铜,硒,锰等微量元素的供给量。
  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蹄壳硬度,压缩性和抗压强度,改善皮和被毛状况,并减少蹄壳碎裂和蹄垫损害症状。建议在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至0.25-0.3ppm。  
  自然干玉米中亚油酸含量丰富,且未受到破坏。膨化大豆和豆油中均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对生物素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配制易发生裂蹄的种猪饲料时,建议采用自然干玉米(而不选用烘干或储备粮玉米),添加豆油或一定比例的膨化大豆,以提高种猪对生物素的利用。
  3.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
  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倾斜度(但必须小于3°)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集约化养猪场地面最好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新建水泥地面的猪栏必须用醋酸溶液多次冲洗,晾干后再进种猪,以免由于碱性腐蚀猪蹄而造成裂蹄。有条件的猪场应保证种猪有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接受阳光,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同时后备猪舍的的设计朝向最好是根据经纬度计算最长日照时间,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群的发情配种时间。
  4.防止继发感染。
  在运动场出入口设置脚浴池,池内放入0.1%-0.2%福尔马林溶液对发病猪进行预防和治疗,已发生或刚发生裂蹄的猪经消毒对症治疗,因蹄裂,蹄底磨损等继发感染,肢蹄发生肿胀,可用解热镇痛类,抗生素青霉素,鱼石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