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条件直接影响微量元素的溶解性及有效性,在酸性 条件下铁、锰、锌、铜等溶解度较大,随土壤 pH 值下降而增加,因此,它们的 有效性随之提高,在强酸条件下,含量很高可能对一些作物有毒害。当土壤 pH 值升高时,上述微量元素将逐渐转化为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溶解度降低,对植物 的有效性也变小。硼、钼等的有效性与土壤 pH 值也是密切相关,硼在酸性条件 下以 H3BO3 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 而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固定作用, 有效性降低; 钼与硼则相反,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有效性降低。2.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对变价元素铁、锰的有效性影响较大,还原条件有效态铁、 锰的含量增多,有效性提高。3.固定作用:阳离子型微量元素被粘粒吸附固定, 可能进入晶格内部失去有效性。磷肥施用量大时,土壤中的锌、铁、锰等与磷酸 根作用形成各种磷酸盐沉淀而被固定。此外有机络合可使微量元素失去有效性; 农业措施不当可造成“诱发缺乏”等。总之,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是 土壤酸碱度。
下一篇: 请介绍适合南方养殖的肉鸭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