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寒保暖
有的养殖户开玩笑的说, “奶牛穿着皮大衣,不怕室外温度低”。的确有 “奶牛耐寒不耐热” 之说,但寒冷也要有一定限度,多数资料认为妊娠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 16~20 ℃。 奶牛身体能量的一部分要用于维持体温,环境温度过低,身体消耗能量必然要大相应的其它生理机能就要降低,免疫力也会下降。 妊娠期奶牛在维持自身生理机能的同时,还要为腹中的胎儿补充营养,因此冬季牛舍的保温至关重要。 标准一点的牛舍做到保温这点并不难。 同时在牛床上垫板或褥草,特别是乳房下面更要厚铺垫草,以
免影响产后的产奶量或发生乳房炎。要注意不要有寒风直接吹向牛体。有些散养户的牛舍是简易的草棚,一到冬季四处漏风,无法保证舍内温度,这类养殖户多为偏僻一点的农村,但他们也有个有利条件,柴草来源比较方便。笔者曾看到几位养殖户是这样为草棚保温的,四周堆满柴草,向阳背风面留个门,这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但火灾隐患大。
2 防潮通风
牛舍内的水蒸气无法及时排出,容易孳生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粪尿等排泄物产生的氨气,对奶牛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易诱发皮肤病、 乳房炎、 肢蹄病等多种疾病。 牛舍内适宜湿度为 40%~70%。 牛舍的设计应考虑到潮气排出。合理的方法是在北墙设进气孔,在天棚设排气孔,这样既保证了舍内通风,又避免了 “贼风” 侵害牛体。舍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水,同时经常用草木灰将潮湿的牛床和过道清扫干净,既祛潮又消毒。妊娠期奶牛要特殊照顾,在舍内选择干燥温暖的位置单独饲养。有条件的最好单设牛舍。
3 增加运动和光照
有研究指出光照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笔者没做过这方面的实验。但多运动,多晒太阳,肯定对加速新陈代谢、 增强御寒能力有显著效果。到室外多遛遛弯,多晒晒太阳,不但对身体有好处,对心情放松也大有裨益。尤其是栓养的奶牛,一旦脱离了缰绳,就欢跑出去撒撒欢,这说明它对外面的世界是相当渴望的。妊娠期的奶牛需要我们特殊的照顾,适当的增加运动和光照是非常重要的。
4 提高饲料标准
奶牛在低温条件下,因体热散发太多,致使饲料消耗增加。有试验表明,当温度下降 5 ℃时,饲料消耗量增加 7%;下降 10 ℃时,饲料消耗量增加 22%。当入冬气温下降时,就要逐步增加精饲料的用量。妊娠期奶牛就要更加注意,饲喂适口性好,品种多样,合理搭配,营养丰富的日粮。 同时应喂给足量的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的酒糟、 胡萝卜等多汁饲料。 最好以青贮饲料为主,喂量由少渐多,直至每天喂15 kg 左右。 另外,要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保证蛋白质、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
5 饮温水
奶牛饮入冷水,需要恢复体温,自然就要消耗体能。另外,冷水对肠胃的刺激也不利于牛体健康。营养需求旺盛,抵抗力低的妊娠期奶牛就要倍加注意,每头应保证充足的饮水,水温不可过冷也不可过热,控制在 15~20 ℃比较适宜。
6 加强防护
对妊娠期奶牛最好单圈管理,以免拥挤、 踢顶和跌倒而造成流产。 在驱赶孕牛运动的过程中,严禁抽冷鞭子,不要驱赶过急过快、 转急弯,防止滑跌和出大汗。
上一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成员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