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脱毒马铃薯双侧覆膜早熟栽培技术 其他蔬菜

脱毒马铃薯双侧覆膜早熟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马铃薯双层覆盖栽培可以使马铃薯早上市近1个月,供应蔬菜淡季以及五一节日市场,价格要高出露地马铃薯近2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一)品种选用
二季栽培地区即春秋二季作区,适合早熟马铃薯生长,双层覆膜栽培更需要选择早熟、抗病、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费乌瑞它等,同时应选择这些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因为种薯是否脱毒,产量和质量的差别非常大。
(二)切块
催大芽切块催芽是早熟栽培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催好芽,才能保证早出苗,出齐苗。切块时,要求1千克切50块左右,每一块上都要有芽眼。切块催芽要针对不同的种源,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方法。从北方调来的种薯,由于北方收获早,种薯已过休眠期限,种植前只需直接切块便可播种;当地繁殖的种薯,收获晚,种薯虽然度过休眠期,但未达到最佳发芽期,种植前鼕提前30天左右切块催大芽。对当地繁殖的费乌瑞它品种,休眠期限较长,种植前20天用5~10毫克/升赤霉素浸种10分钟,出芽后再切块催芽。这个品种极易烂种,因此催芽时,湿度不能太大,温度也不能太高。 催芽时间的长短与催芽环境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髙催芽时间短。反之,温度低催芽时间长。一般催芽的最适温度为15C左右。
(三)整地
扣棚马铃薯生育期虽短,却具有增产的潜力,这就需要充足的基肥做基础。因此整地前每667平方米要施人3000千克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深耕。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好,并能提髙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爭能力,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生长和块茎的膨大提供优良环境。整地完成以后,在播种前3~4天扣棚,这样可以提高地温,利于播后出苗'。棚的大小一般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选择经济实用的材料搭建,跨度4~8米都可以。
(四)适时播种
当棚内温度达到2(TC~25C,地温达到蠡7~8C,便可播种。中原地区一般在1月底至2月初开始播种。为了便于盖地膜,采用一垄双行模式,要求垄距80~100厘米,小行距45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墒情,如果墒情不好,一定要先浇地后播种;二是播种深度,因为地膜覆盖后,不容易培土,所以播种较深,一般在10~15厘米,尤其是费乌瑞它品种,结薯较浅,极易出现露头青现象,更应深播。播种后,将垄面搂平盖地膜。
(五)田间管理
一般播后20~25天出苗,出苗期间,要及时破膜露苗,以免幼苗在膜下烫死。待80%出苗后,追齐苗肥,每667平方米追50千克碳酸氢铵。苗现营期间,地下块茎开始膨大,对肥水需求增大,这时要及时追肥浇水。一般每667平方米追15千克尿素,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以充分满足块茎生长需要。随着气温的回升,注意棚内温度,当棚内温度超过30°C时,开风口放风。放风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15时合上风口。适时去棚膜是后期管理的重要环节。过早去膜,气温不稳定,太低的气温不利于植株生长和块茎膨大;过晚去膜,棚内温度太高,容易造成植株徒长。同时,过髙的温度不利于地下块茎的膨大。一般在清明节后气温较稳定时撤去棚膜。去棚膜前4~5天昼夜开大风口放风,以使植株适应外界温度。另外,去膜前,一定要进行1次追肥浇水,因为这个时期正是地下块茎膨大最快的时候,整个植株对肥水的需求量最大,另一方面,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去膜后植株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