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山慈菇的田间管理有哪些? 药用作物

山慈菇的田间管理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山慈菇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播种后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使土壤湿度保持在85%左右,35-38天开始出苗,50天后苗齐,这时可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正常湿度。

勤除草,勤松土,以利于植株生长,使水分容易渗透,减少病害的发生。松土、除草时,要特别注意幼苗与杂草的区别,动作要轻缓。

2-3年生植株可追肥二次,第一次在6月中旬大部分幼苗出土时,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之,每公顷施尿素75千克,在阴湿天气对成稀肥液浇墒,促进苗期生长;第二次于7月下旬结果初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次之,每公顷施钾肥或磷肥120-150千克,在阴湿天气对成稀肥液浇墒,供给鳞茎和果实生长。当年播种的小苗在7月中旬施一次很稀的清粪水。雨季注意排涝,旱季注意浇水保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