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有人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雾霾天气有关系,请说明原理。 小麦

有人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雾霾天气有关系,请说明原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通常认为,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可有的人提出了与雾霾天气也有关系,请说明原理。

有雨有雾有凝露有利于赤霉病病菌侵染发育,雾霾天气指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可以说赤霉病跟雾霾天气也有关系。呵呵

谢谢周芳的回复,终于有人来答。其实原理很简单:雾霾天气就是空气不流动的气候,在此状态下,小麦田湿度较大(农民说:浇花不浇子,这时都浇地保证墒情,也是需水的关键期)早晨形成的露水很难散失,甚至形成水膜,这样的状态之下就和降水(湿度)大一样了,符合病害发生、流行的湿度条件,再加上丰富的菌源条件和寄主不抗病,病害就发生流行了。

雾霾天气,也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病菌侵染和危害,增加了花期遇到高温高湿和病菌侵染的概率。

小麦赤霉病发病条件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雾的形成 由于低层空气比高层空气密度高,上下两层不会混在一起,雾霭就会积聚于靠近地面的低层空气。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增加空气潮湿,有可能促进小麦赤霉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