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蛋鸡产蛋下降原因分析和防治?

蛋鸡产蛋下降原因分析和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产蛋下降原因——管理因素

  ? 突发的应激:断水,断料,停电,喂料无序,紧急疫苗接种,噪音等。

  ? 温度变化:正常要求 18~25oC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引起采食减少,产蛋过小和降低,每升高 1oC ,产蛋下降 1.5% ,蛋重下降 0.3 克。

  ? 光照( light ):包括强度,长度,稳定性,只有足够的光照长度( 14~16h )和强度( 20 勒克司),要有一个稳定的光照程序。

  ? 饲养密度:有些鸡场为保证笼位利用率,在育成向产蛋舍转鸡时,超过笼位数装鸡,致使密度过大,饲料饮水不能保证,影响蛋鸡开产。

  ? 鸡舍通风不良:特别在冬季,会使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增高,当胺气含量大于 15ppm ,硫化氢含量大于 10ppm ,会使鸡群中毒影响产蛋。

  产蛋下降原因——饲料因素

  ? 能量蛋白质的临界缺乏:产蛋高峰鸡群是边产蛋边增加体重的阶段,所以当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不足或比例不合理时会影响产蛋高峰和产蛋下降。

  ? 维生素含量的临界缺乏:当添加不足,或含量不足,储存过久养分分离时都可以出现缺乏,这些机体和产蛋必须的成分的不足或导致产蛋下降并影响孵化和后代的质量。

  ? 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合理:钙是鸡开产的催产剂,只有饲料中钙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 3.5%) 才能促进开产并保证产蛋正常,磷是钙吸收的媒介,机体需要钙磷比例合适。

  ? 盐份的过量和不足:当盐份含量不足时,机体不安,啄羽。过量时饮水过量,腹泻。

  产蛋下降原因——中毒因素

  ? 饲料霉变:包括原料的霉变和成料的霉变,鸡群采食粮减少,口腔有溃烂,肝脏变性,腹泻。对饲料进行真菌分离可以检查到菌体或孢子。

  ? 药物中毒:许多药物由于使用时间过长,用量过大,配合使用不合理等而引起中毒,包括: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药,氨茶碱,地塞米松,某些抗菌素:氯霉素,北里霉素,这些药物会对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损害作用

  ? 重金属:铅、砷、硝酸盐等。

  ? 有机化合物:杀虫剂、灭鼠剂、灭蝇剂、农药等。

  产蛋下降原因——寄生虫病

  ? 前殖吸虫,球虫,住白细胞虫,血螨,羽虱等,会使产蛋减少,蛋壳变薄,软壳蛋,机体贫血,消瘦,腹泻或血便。

  产蛋下降原因——细菌病

  ? 传染性鼻炎,禽霍乱,鸡败血支原体,成鸡白痢,大肠杆菌病,衣原体

  产蛋下降原因——病毒病

  ? 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禽脑脊髓炎,减蛋综合症,肿头综合症。

  产蛋下降原因分析

  ? 是否确定产蛋下降要有一个正确的参照物,即品种标准,确定产蛋变化的确切时间。

  ? 了解鸡群历史:免疫情况,育成期发病情况,体重均匀度,光照情况。

  ? 了解病鸡群当前的情况:产蛋下降的幅度和速度,蛋壳和蛋质的变化,采食饮水量,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抗体效价的变化,病理剖检变化等。

  ? 通过对上诉原因的排除,重要的是尽快区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这对采取措施非常重要。

  ? 在传染性因素中,分为急性烈性传染病和慢性常在性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可以尽快区分。

  产蛋下降原因现场快速诊断——排除法

  ? 品种因素;

  ? 管理因素:湿度,温度,通风,光照,密度,应激(水电,免疫,换料,投药);

  ? 饲料因素:原料,电解质,多种维生素,药物,霉菌;

  ? 疫病因素(对比法)急性烈性传染病 — 慢性条件性传染病。流行病学变化,病理剖检变化,抗体变化,治疗效果观察

  产蛋下降的防治非传染性因素

  ? 加强育成鸡的管理,建立鸡群档案,把育成期必须要达到的指标设立成标准,育成期结束后对照指标评价后备鸡质量,预测产蛋成绩。

  ? 要建立的指标提示:成活率,体重,均匀度,抗体效。

  ? 做好管理因素的优化( FLASS )的优化。

  ? F-feed 饲料

  ? L—light 光照

  ? A—air 空气

  ? S—space 空间

  ? S—sanitation 卫生

  产蛋下降的防治——传染性因素

  ? 做好开产前的各种疫苗免疫,使鸡群开产前的抗体水平达到保护值。

  ? 对引起产蛋下降的传染病要进行免疫,包括本场发生过的和周围发生过的。对急性烈性传染病要制定认真的免疫程序,做到万无一失。

  产蛋下降的防治细菌性

  ? 细菌性因素尽快分离菌体通过药敏试验筛选药物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 注意药物对生殖系统的毒害作用。

  ? 注意药物的药动学特点,一般药物难以到达生殖系统。

  ? 最佳的方案是产蛋 5%~ 高峰期,进行药物预防和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