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防病。在辣椒定植后,开花结果初期,采取每隔4行种植1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因为玉米植株高大,可起到诱蚜的作用,另外在辣椒盛果期正值炎热夏季,高大的玉米植株还可使辣椒免受烈日的暴晒。
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早熟、有辣味的品种较晚熟、无辣味的品种抗病,如常种品种津椒3号、甜杂1号2号、农大40、中椒2号3号等。
3、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早播,不要连作,多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清洁田园,减少菌源,将前茬作物带出田间,集中处理,挖坑深埋。
4、减少污染机会。病毒病多由于蚜虫传播农事操作传播,可采用诱杀蚜虫法防治。
(1)实行轮作、深翻改土,结合深翻,土壤喷施“免深耕”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料、磷钾肥和微肥,适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2)选用抗病品种,要用干热法对种子消毒。干热法是把种子充分晒干,使含水量降至8%以下,后置于恒温箱内,在72℃条件下处理72小时,可杀死种子所带病毒;药品消毒法一般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浸泡20-30分钟,捞出冲洗干净即可。
?(3)化学药剂防治:注意消灭蚜虫的同时,可用2000倍天达裕丰+600倍“天达2116”,或2%氨基寡糖素500倍液在定植前后各喷一次,或浩瀚高科-32%核苷溴吗啉胍800-1000倍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2-3次(防治率达92%);也可用1:4:600铜皂液每10-15天一次,连喷3-4次,可基本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
(4)绿色无毒害防治
预防方案:辣椒病毒专用40g,兑水15公斤,每7天用药1次。
治疗方案:
方案一:辣椒病毒专用4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方案二:辣椒病毒专用40g+翠杰20g,兑水15公斤,连用2天,7天1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备注:为增强其渗透能力,可添加适量有机硅或纯牛奶等。
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椒比甜椒抗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抗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高产、优质品种。
2.适时播种,尽早定植:适时播种,培育株型壮矮的秧苗,或利用保护地设施早栽植、早结果,待进入病毒病盛发期时,辣椒已花果满枝、根系发达、植株壮健、抗病力强。
3.浸种催芽:种子用10%磷酸三纳浸泡20~30分钟后洗净催芽,在分苗定植前和花期分别喷洒0.1%~0.2%硫酸锌。
4.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和间套作。施足基肥,勤浇水,尤其在采收期注意保水保肥。
5.防治蚜虫:苗床选择周围种植高秆植物的地块,可预防蚜虫迁飞传病。用银灰色的薄膜或纱窗,或用普通农用薄膜涂上银灰色油漆,平铺畦面四周以避蚜,防效可达70%以上。利用蚜虫对黄色趋向性强的特点,每亩地插6~8块黄色诱蚜版诱杀。药剂治蚜可选用20%辛氯乳油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等喷杀。
6.药剂防治:发病后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病毒K300~4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铜氨合剂400倍与0.1%硫酸锌混匀喷雾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辣椒病毒病也叫花叶病,发生较为普遍,大部分是由烟草花叶病毒、西葫芦花叶病毒(CMV)和甜瓜花叶病毒(MMV)感染引起,白粉虱和蚜虫是传播的主要媒介。
症状:苗期受害,子叶变黄枯萎,真叶出现浓淡绿相间的花叶,全株发病时,新叶出现黄绿相嵌状花叶,叶片小而卷,叶面不平,矮化,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果实受害,出现畸形果,表面凹凸不平。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留种。
2、播种前种子消毒:用 50℃ 温水浸种40秒或干种置于 70℃ 阳光下处理3天。
3、实现3—5年轮作,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和杂草,防治人为传毒。
4、防虫:蚜虫和白粉虱可用75%吡虫啉2500倍液或阿维菌素等农药防治。
5、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0%盐酸吗啉呱500倍液+香菇多糖或伏毒或1.5%植病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6、增施锌肥:每亩2—3公斤灌根和70— 100克 兑水15公斤叶面喷雾2—3次,10—15天一次。
上一篇: 免耕播种的优缺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