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起垄栽培
采用起垄覆膜栽培,地膜易与垄面紧贴,能够盖严压实、防风抗风。起垄覆膜后,田间受光量大,蓄热多,增温快,地温高,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土体水、肥、气、热协调,为种子萌发、幼苗发根生长提供优越的条件。起垄地膜覆盖,土壤温度梯度加大,能促进土壤深层水分沿毛细管上升,供植物吸收利用,同时温暖湿润的土壤环境,可以加速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土壤营养的矿化与释放进程。传统的平畦或低畦种植,覆盖地膜效应较差,不利于提高覆膜质量、防风、保苗和实现早熟高产。
2、需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盖地膜后综合环境生态效应能使多种农作物的生育期提前10~20天。如以早熟、高效为主要目标的各种蔬菜、西瓜、甜瓜、甜玉米等作物,选用早熟品种,地膜覆盖后会取得更加早熟的效果;选用中晚熟良种,可使熟期提前并获得高产。以高产优质为栽培目标的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地膜覆盖后,可以增加总积温和有效积温量,提前有效生育期,不仅能获得高产、优质,而且能为当地更换中晚熟高产良种提供必要的栽培条件。
3、需施足基肥
地膜覆盖栽培的田块土壤温度高、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速效养分增加、作物生长快,为保持土壤有较高的肥力水平,防止作物中后期脱肥早衰,在整地过程中应增施经过充分发酵、翻捣并清除了杂物的迟效性有机肥,施肥后经翻耕与土壤充分混合。一般地膜覆盖栽培的田块基肥施人量要高于一般大田30%~50%,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氮肥过多将会引起作物徒长,应减少10%~20%的氮肥施用量,土壤肥力脊薄的地块,增施氮肥有利于增产。
4、播种要点
大多数作物如棉花、玉米及部分蔬菜多采用直播方式播种,可采用先覆盖地膜后播种的方法,即在地膜播种部位打孔或切“十”字,按要求深度播种,播种后覆盖潮土,并连同地膜孔一起封严,封盖土应高出畦面以利于增温,注意播种深度、播种量和覆土深度,才能确保出苗整齐一致;也可采用先播种后覆盖地膜的方法,但要注意幼苗顶土时及时破膜放苗,特别是晴天高温天气,幼苗出土快而集中,如果开口放苗不及时,幼苗在膜下会因高温而受到灼伤造成死苗,在出苗期间要有专人及时检查、及时放苗,并用潮土封严苗孔,防止热蒸汽逸出伤苗和滋生杂草。
5、需适时灌水
地膜覆盖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是以保水为中心的抗旱保墒措施。
6、防除杂草
地膜覆盖栽培如果覆盖不严、压盖不紧、地膜不能与垄面密贴,常常会引起杂草丛生,在水肥条件好的田块更为严重,往往顶起地膜,既消耗水分和营养又影响作物生长。
7、防病虫害
由于地膜覆盖改变了土壤环境和近地面小气候,作物生育期明显提前,因而引起了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相应变化,有些病虫害有提前发生和蔓延的趋势,应提早开展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8、 回收残膜防止污染
连年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田块,会有部分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那些不注重捡拾回收残膜的地块地膜残留量更大,这不仅耽误耕作,影响部分作物的种子萌发与根系生长,造成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减收,而且大量的地膜碎片随风飘散,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牲畜误食将造成肠道疾病。